>;向汉国宣战则更简单,趁火打劫三十万人就能打到长安。”他顿了顿,无视吕炎炙热的目光:“不过这条不考虑,徒为他人做嫁衣罢了,陷进这个混战泥潭别想再出来。”
三员大将彼此相视,他们尽管还有点迷惘,但还是决定服从。。
第一第二百八十一章:一触即发
元前139年七月初八:
汉部改变行政方针,放弃大规模军事扩张,改为大力发展内政。汉部对外扩张脚步的放慢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与卫氏朝鲜的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双方基本不再进行大规模会战,像极是划定各自的防御区,小规模的交战三天两头的发生,而似乎双方也接受现实,进入了短暂性的僵持。
汉部的入侵给辽地带来了战火,第一阶段的结尾以乌桓举族投靠、夫余沦为仆从国、肃慎灭国暂时停止,汉部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在辽地拥有固定的领地,站稳了脚跟。
随着内政方略的确定,安置部众、接收占领区、占据矿区的作业速度加快,一个月过去了,占领的两个铁矿、一个铜矿开始生产,预示着汉部拥有了原材料生产基地,而兵工厂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预计三个月后可以投入生产。
相对比较稳定的发展期一直持续了一个月又六天,局势开始产生新的变化。
公元前139年七月二十七:
汉国内部发生大规模叛乱行为,以淮南王刘安为首的淮南国、庐江国、衡山国举兵造反。
实则二十五万上下、对外号称五十万的淮南军队向周边的中央政权郡县发动进攻,攻下十余个县。
身在西林的淮南使者正式以平分汉国为诱饵向汉部高层发出联盟邀请,同时淮南的使者献出大量礼物作为诚意。
淮南的使者声称:只要汉部从北部塞外进攻汉国地北疆,淮南一系就能拿下汉国腹地地战略要地。立时汉部从北面进攻。两军顺利会师将推翻天子的统治。战争结束后,包括长安在内以北的所有郡县统归汉部所有,也就是说刘安很大方地汉国一大半领土很慷慨地‘送’了出去。
巨大的诱饵前面汉部的高层并没有头脑发晕马上答应,在林斌的控制下,汉部官吏开始与淮南一系的使者进行谈判,最终以淮南一系攻下六安、九江为结盟先决条件,如果淮南完成结盟地先决条件汉部将将考虑与淮南一系进行军事结盟。
公元前139年八月十三:
当汉部专心发展内政时。占据辽东以东的卫氏朝鲜一改防御策略开始主动进攻汉部构建的防线。
卫氏朝鲜西部战线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