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的那个对子,就是解缙讥讽纪纲的名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他还曾经讥讽纪纲纳妾,有打油诗一首:“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妖。”纪纲,山东临邑宿安人,自幼习武,最善骑马『射』箭,武艺超群,他也读过点书。说他一点墨水都没有,也是冤枉的。他是当年朱棣造反时自愿投军效命的。从此,纪纲在朱棣帐下任亲兵,而且救过主人的命。朱棣登基之后,纪纲就当了锦衣卫的都指挥佥事。纪纲其人,桀骜不训,诡计多端,权焰熏天,害人无数。因此,正直的解缙,曾经数度弹劾纪纲。现在,解缙落在纪纲手里,其结局可想而知了。当然,这个纪纲,后来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其人权势过重,得意忘形,终遭凌迟处死,也是罪有应得。
明史说,“十三年,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据说,这年正月十三,纪纲向朱棣呈报锦衣卫狱在押人员名单,朱棣看了之后随口问了一句:“解缙还活着哪?”纪纲随之心领神会。看这段历史,一般都以为,杀解缙实乃朱棣之圣意。但是,有些问题,大家想过没有。当年锦衣卫大牢,关了很多人。要送上去给皇帝看,估计也是厚厚的一摞子。为什么朱棣单单说了解缙之名呢?这里,无非是一种情况,纪纲送上去的时候,故意将解缙的名册放在了皇上面前,其可能则有二,一是纪纲公报私仇,可能『性』很强;二是汉王朱高煦指使纪纲所为。因为朱高煦争储之事,正值猖狂之际,他是容不得太子的任何亲近之人的。
后面的情形,明史有一句话记载:“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 ”。当时的情景,可以想见。纪纲命人请解缙喝酒。他知道,解缙是好酒的。不多时,解缙已经醉了。既已醉了,纪纲便命人用草席把他卷起来,扔到了城外山岗之上。是夜,大雪纷飞,当年的天子重臣、《永乐大典》的总撰官解缙先生活活冻死了,时年 47岁。大雪埋忠骨,一片赤诚心。可惜了可惜了。
解缙死后,初葬于江西吉水县仁寿乡(距今县城北 4公里处)。嘉靖年间,当时的知县罗黄裳因担心河岸坍塌危及解缙墓,遂下令将解缙墓迁移至县城东门外的东山亭。如今,这个地方为江西吉水县气象局的大院一隅。但是,这位历史名人之墓,虽说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但已年久失修,杂草丛生,墓碑之字已斑驳难辨,令人感慨不已。
第二卷:正文开始——破碎虚空 001章:车祸
京杭高速公路上,一辆罕见的军用吉普车在公路上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