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26%,锡8%上下浮动,其他为杂质。这比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时期的铜五铅五,甚至铜四铅六好得多。】
又到菊花凋落时
昨日赶场忙工作,回家后准备码字,结果倒头便睡……一觉起来,已是半夜三更,唔,从没有节操掉得如此自然如此利索的时候。
可恨今日也补不上了,还有万字长文的稿子要出,想想鼎宋这本书写到这么多字,很多云里雾里的事自己都没太灵醒,脑波几乎一直是平的,就觉得无比感慨。
只好再次抱歉,这两日不得不断更,匪头自己捡肥皂去,唉……
第一百三十七章物非人非时已变
成都合江亭边,昔日喧嚣的码头,已被层层兵丁隔开。两个紫衣官人离了合江亭,来到栈桥,相对长揖。其中一个向码头上数百男女挥手致意,再与一行人上了官船。
“总算回朝了,我还以为此生再无这一日。”
踏上官船,许光凝叹道。
陪在他身边的老人正是王仲修,笑道:“官家终究念着学士,怎么也不会让学士久放在外。”
再看向岸上,目光满含不舍,他又叹道:“倒是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快又要回京了。”
政和六年八月,许光凝结束了成都知府的任期,回京任中书侍郎。政和新制,太宰少宰兼中书和门下侍郎,另设中书、门下侍郎经办具体事务,这个职务离旧制的参知政事就只差半步。
许光凝喟然:“茂崖就捡好的说,哪里是官家惦记着我,分明是你那位本家新晋,想要钳制蔡太师,才把我这个陈年老货翻了出来。”
王仲修眯眼笑道:“若非官家所念,王黼又怎能找到学士这尊老货?”
船夫的嵩杆撑在岸边,官船缓缓离岸,两人进了船舱,踞案对坐,继续刚才的话题。
许光凝道:“茂崖你说得对,此番我得用,非王黼之功,而是官家有心。王黼此人,虽有贤名,却是借阉宦而起,天下人皆知,我怎能与他同一个鼻孔出气。待我回京,他才知此事是作差了。”
王仲修劝道:“学士还是先示之以静,在官家那边立稳根脚。再作打算。”
指头叩着桌案,许光凝心中的盘算显然不止这一点。他有些无奈地道:“我也想稳,可王黼却不想稳。我怕刚回去,他就要生什么事,逼我亮明姿态。小人之辈皆是如此,不弄险行偏,就不能彰功扬名。”
王仲修拂须苦笑:“学士说得是,这王黼竟然为王冲授官之事,在殿上吵闹喧哗……”
“你们王家,什么人都有啊。王黼不说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