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计量人数,令每里秋后务必出役三十人,抗命者里长甲首枷号示众,全里连坐充发徭役!”
又吩咐周县丞道:“我朝甲申后虽开矿禁,此次炸山取石需火药量大,仍不易购得,汝速赴南京采买,七月前要办成此事。”
最后吩咐黄师爷:“汝与李典史张榜发文,遍邀富户出资助银,至少集得五万两。今后过河钱,县里分文不取,尽与出资者按股分利。”
李佑看着陈知县发号施令,心里为未来的旅游胜地默哀一番,取石万方,怕是这整个飞燕矶要炸没了,书迷们还喜欢看:。就是后世最凶残的县官,也没听说谁敢拍板下令将整个山陵夷为平地的。不过……心里倒是有点点羡慕什么。
周县丞和王主薄心里不满也无奈,陈知县把前期工作中的辛苦事都交与他俩,黄师爷和李佑负责的仅是收钱……
一场公事谈完,人人口干舌燥。便有门子上茶,众人品茶闲聊一番,说一说风花雪月,乡里民情。
周县丞瞥着李佑,似乎很漫不经心的笑谈道:“近日坊间传言,那眼高于天的严大秀才吃了个闷头亏。”
周县丞一开口,李佑暗道不妙,这老贼驴定没有好话。
王主簿很感兴趣的问道:“谁敢让他吃亏?”
“话说几日前,本县有娼家李环者,欲出阁,严秀才出银八十两拔得头筹,一只脚进了洞房却又被人撵了出来。”
“此是何人?”王主薄好似相声捧哏一般。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李典史。”
“哦?李典史有何大能?能叫严秀才吃亏?”王主薄有点不信。
周县丞皮肉不笑道:“李典史聪颖得很,只道是上官选妾,吓走了那严秀才!”
那黄师爷听到这里给了李佑一个赞赏的眼神,嗯,这李佑办事果然用力,甚至不惜得罪严秀才。
但又听周县丞接着说道:“听闻当夜李典史便艳福无边,赶走严秀才后,与姐妹二人三宿三飞**到天明了。哈哈!想那严秀才出八十两而不得,却被李典史随意用个借口拔得头筹,可笑可笑,书迷们还喜欢看:。”
这话就是给李佑上眼药了……你给大老爷选妾不惜得罪人尚算是勤于任事,但选了后自己先给睡了这算什么?
王主薄不老,才三十余岁,平素喜欢听这些桃色蜚言。此时也惊讶的无语,以“佩服佩服”的目光看了一眼李佑,心道贤弟你真乃猛士也。
李佑心中大骂周县丞和严秀才。他不是蠢人,稍一思索便猜得出前因后果,周县丞显然是知道一些内情的。那李媚姐为了赶走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