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臣可以预见,还会有很多朝臣配合他,这点陛下不能不察,不能上他的当!”
民众什么的,景和天子没有太直观的感触,但是段大伴一扯到朝臣,却是有过亲身体会的,当即头大起来。
下诏捉拿李佑似乎冲动了…景和天子忽然有些后悔,与大臣打交道的门道太多太多。
段知恩察言观色,自然猜得出几分所想,便奏道:“陛下乾纲独断,岂能受制于臣下?李佑这样惯会卖直邀名之人,是断然不能轻纵的!不然他既不听从圣意,又动辄受其胁裹,陛下之尊严何在?
若他以此得利,朝中人人群起效仿,局面便不可收拾,所以李佑之危害,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人心!陛下务必要处置李佑,以正人心!”
景和天子终于点了点头,从帝王术来说,李佑这样的人,不容易控制住,又不是完全听从自己的,当然应该给一点教训。
段知恩暗喜,李佑这真是又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他以为原来的那些花招在天子面前还管用吗?
这时却见天子派去催问都察院的小太监匆匆回来了。原来他才走到会极门,便遇到了送都察院审理李佑奏本的文书房太监,于是顺手将奏本拿回来了。
景和天子接过奏本看了看,若有所思的瞅了一眼段知恩。段公公在天子身边十多年,很熟悉天子的情绪,此时本能的感到天子冷淡了几分,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等看到奏本内容,段知恩发自内心的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这李佑居然甘愿认罪,没有任何辩解推托之词,更没有自己揣测的那些尖酸刻薄、指桑骂魁的犀利言辞!他竟然就老老实实地承认了罪名!
自己说的那些话,仿佛都成了小人凭空构陷,难怪天子态度有所冷淡了。
正当段公公满面尴尬不知从何说起时,又有内监送来奏本,奏本的作者很惊悚,乃是归德长公主。这叫天子讶异了,皇姐从来都是有话直接当面说,没有用过奏本这种形式,今天却发生了什么意外?
归德长公主奏折内容很简单,就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五百八十九章 这才是真戏肉!
归德长公主此举确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次李佑表现的再蠢不可言,也是必须要救的,哪怕连累到自己。
但如何去做却煞费思量。她若像往常一样面见天子亲自陈情,不但容易使人厌烦,而且言辞之间不好把握,重了就像逼迫,轻了引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