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照本宣科的用渔父的原话应对。
但问题是,李探花这样大名士有愤世嫉俗指桑骂魁的资本,但他一个商人可没有跟着说“世人皆浊、世人皆醉”的勇气。尤其是在京城地面,这样说不就等于是骂朝廷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么?
见对方无言以对。李佑忍不住“哈哈”大笑,潇洒的拍了拍还在纠结的宋问志肩膀,又戏言道:“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还不上酒!”
宋问志尴尬的陪着笑了笑,将李佑请到二楼临窗处,又搬了屏风,与其它地方隔开。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雅阁。
李佑挥退旁人,不要人侍候,自酌自饮自取其乐。几杯酒下肚。望着窗外天高云淡,街上行人匆匆。一时感古思今,剽窃**一发不可收拾。忍不住抚窗而高歌曰:
“立功名兮若草莱,买田阳羡尚徘徊。三春破梦神仙骨,万里闲难宰相才。明月虚江何处问,燕云渤海未归来。高楼酹酒呼千载,大树西风满劫灰。”
是一首很符合当前不得志闲人心情的七律,别人不得志是真不得志,李大人这次感慨不得志是真矫情了。
但这些年来李大人不得志时候太难得了,很稀有,所以抓紧机会矫情也情有可原,毕竟各种根基都还在。说不定明天又飞黄腾达了。
屏风背后,宋问志低声催促写字好的账房先生:“快快记下,明日去寻个名家书写裱糊,高张于店中。我们苏州人都知道,李探花从来不爱泼墨挥毫。可惜可惜。”
落魄秀才出身的账房先生心有戚戚的摇头晃脑道:“李大人向来以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自比的,今日却道三春破梦神仙骨、万里闲难宰相才,看来心境有变啊。此中闲散归乡之心,闻而唏嘘。”
李大人“作”了一首诗,自我感觉良好,很符合当前情景心情。又喝了几杯。醉眼朦胧里,忽然听到窗外阵阵嘈杂的声音。忍不住探头看去,却见从远处街角涌来数百人,朝着大明门方向而去。
哟?瞧着阵势,有群体**件发生了!若李大人仍然担任五城提督御史,这会儿就该火烧眉毛的率领官军差役去灭火了,但如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乐得看热闹。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人群路过洞庭楼门前,即便李佑一双醉眼,也在楼上看清楚了,这些人一水儿的澜衫平巾打扮,分明是国子监监生的制服!
哟?太学监生群体**件?这事儿更大了!李大人连忙对韩宗吩咐道:“去打听打听怎么回事!”
一刻钟后,韩宗从楼下三步并作两步的跨上楼梯,对主人禀报道:“小的去街边商家打听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