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忘记大清帝国目前最精锐的神机营、火器营和虎枪营的都统们,虽然这些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刘寄认为很有水份,但是从军队出来的刘寄如何会不知道控制军队的重要性,在新军还没有出成果以前,这些军队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想到这些刘寄决定要强硬一些,他恭敬的向着寝宫里说道:“既然太后说情,皇儿就免了耆英的死罪,贬为庶人。”
黑暗的寝宫里一时静了下来,只听见庭院的花岗石缝中传来几声蝈蝈的鸣叫,刘寄断然的向着黑漆漆的寝宫弯下腰来高声辞别了太后退了出去。
刘寄刚刚将给耆英讲情的皇太后挡了回去,紧接着在早朝时庄亲王绵课联合工部尚书穆克登额上了一道折子,又是给耆英讲情的。
讲情的人一前一后,都是宫廷中极有分量的人,如果是旻宁在,刘寄猜测耆英可能就给保住了。这些说情的事情让刘寄警惕起来,虽然自己因为皇帝的身份无人敢当面反对自己,可朝廷上下的官员们在这件事情上的人心所向很重要,不敢想想一个所有朝臣都反对的皇帝,坐在龙椅上会很安稳。
虽然当天刘寄就将折子顶了回去,可这些天刘寄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刘寄决定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首先要让朝臣们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次还是要统一朝臣的思想,这样执行起来也会少很多折扣。
刘寄又想到自己的动作涉及到皇亲贵胄的利益的时候,一定得格外的小心,弄不好就是一场宫廷政变。想起来这段时间连续惩治了两名宗室,是不是步子跨的大了,可现在已经是1823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一了,算起来是公历的十一月二十三了,西方列强们还留给了自己多少时间?自己能慢慢来吗?可不一步步的走,摔了跟斗连爬起来的机会可能都没有了。
第二十六章官官相护
什么是炭敬?所谓炭敬不过是下级为了升官发财而讨好上级的一种方式,当然还包括夏天送的冰敬,和官员离别时的别敬,名目众多,花样百出,不过万变不离其中,期望投资进去的钱财能得到回报。
如果得不到满意的回报呢?我们的恪亲王绵恺就是一个例子,由于恪亲王绵恺未能在刘寄手中保住耆英,今年来孝敬恪亲王的炭敬就不比往年了。
绵恺让管家送走了山西巡抚邱树棠,恼火的从桌上把邱树棠送给自己的炭敬扔到了地上。数只大元宝闪亮亮的在灯光打着滚,装着银元宝的木板沿途弄的咚咚作响,吓的侍候的下人低着头急忙往屋外躲去。
绵恺迅速的抓住了一名走的慢了的丫鬟,这名丫鬟的腰上的绸带被绵恺死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