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寄回道:“那些太监只是朕担心母后的安全,这些天乱军都杀到了皇城中。如果母后实在觉得他们碍眼,朕出去就把他们撤了。不过母后近来身子不好,朕以为把皇三弟和皇四弟叫到宫中来问安,好过母后外出。”
“也好!皇上出去吧,哀家累了,想歇息一下。”
“母后吉祥,朕告退。”
从房屋中退了出来,刘寄长长的出了口气。他不认为自己革新的方向错了,只是认识到一句老话“欲速则不达”。现在自己必须向强大的宗室势力暂时休战,这一次的较量已经沉重的打击了宗室势力,八位铁帽子王只剩下三位,其他的王爷也所剩无几。幸运的是官宦士人集团没有和宗室的势力联合起来反对自己。这说明了这个时代的士人集团,主流还是支持自己目前的革新政策。毕竟自己还没有触动他们的重要利益,反而自己从这个集团中提拔了象陶澎、汤金刊这样的优秀人物。而且淘汰了大量的捐官,起用了众多的士子,更是获得了这个集团的欢迎。要知道捐官的问题一直以来为朝中大臣所诟病。为了充实皇上内帑,捐官制度严重的败坏了官场风气,让有识之士莫不痛心。
借着这次阶段性的胜利,刘寄将参加叛乱的火器营、神机营、前锋营、护旗营统统的解散,新成了新军五镇,以前的新军为一镇,新编了二至五镇。为了降低不良的影响,被解散的兵丁在发给了遣散费的同时,将他们加入了毛鸿岁扩大的皇家作坊中,让这些遣散兵丁成为学徒,解决他们生存的问题。
这些事情需要的庞大建军费用和遣散安置费用,正好有抄家获得的巨额资金支持,让刘寄操作起来十分顺利。
*******************************
诸王叛乱的事情被朝臣们以时间称呼为甲申动乱,这次事情过后人们明显的感觉到皇上变了。虽然大家还是坐在凳子上早朝,皇上却少有提及一些离经叛道的问题了。每每听到御史弹劾贪官就要动怒的皇上,怒容从他的脸上消失了。
朝廷上变的风平浪静,宫中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着这次甲申动乱中有领侍卫内大臣叛变,刘寄取消了所有领侍卫内大臣的实际权利,只是空留一个一品大员的虚衔。真正护卫皇宫的是,程廷华率领的两千名从原侍卫、营兵和新军中选拔出来的近卫军。近卫军除了在政治和军事技能上进行严格的挑选和培训外,还换装了火枪和部分火炮。原有的禁旅八旗只剩下了骁骑营和虎枪营,这两个因为护驾有功保留了番号的八旗建制,也很快进行了改组重建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