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个时侯,几乎包括所有孟买大商人在内的44名印度商人署名的请愿书,送到了东印度公司管货人委员会处,接着又转交到英国商务领事律劳卑处。
请愿书诉说了对下述情况的不满:1、由于洋行数目减少以及无故的禁止与散商交易,印度棉花的价格被不适当地压低;2、破产洋行都是背着外国商人的巨额债务破产的,其所负债务由出具过“联名保结”的其他行商分年归还。现在洋行破财其债务在无利息的情况下累积;3、作为偿还这些负债的财源,被课以行用(也就是向外国商人征收的行商的公积金);4、要求废除成为定例的规礼银(每有外国船只入口,一律征课)1950两;5、准许扩大与公行、散商的交易。
第五十二章厚厚的面纱
昌平洲位于京师西北部,长城以南,军都山下,明代时这里升县为州并筑永安城以护陵寝。出昌平城东门,过护城河。有两条土道;一条是笔直朝东通向何营村,俗称东道;另一条是南向的大道通往朝凤庵村,俗称南道。在南道的北边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庙宇,名叫玉皇庙,庙中供奉的主神是玉皇大帝。新建的北方制造局南局就在玉皇庙的旁边,整个南局被连绵的护墙围了起来,横跨大路有着一坐楼牌上书“北方制造局”七个大字。
公元1825年1月22日是一个冬季里难得的晴日,牌楼下等待的官员们享受着冬天的阳光,让等候变的愉快起来。当大路的尽头几辆牛车由黑点般大小变的可以辩识出来时,人群里一阵欢呼,有人叫道:“来了,来了,快去叫皇上起来。”
随着黑点的靠近,慢悠悠的车队渐渐出现在古老的黄土路上。前头拉车的四头老黄牛进入了人们的眼帘,从它们喷着白气的鼻孔和艰难的步伐的里,人们可以察觉到车辆的沉重。
刘寄出来时十几辆牛车已经停在了南局的大门口,门外的地上铺着一根根准备用来移动机器的圆木。那道高高的门槛看来要让抬机器的人感到很麻烦。十几个当地的大汉已经脱掉了外衣,领头的汉子辫子绑在额头,朝着手心唾了口领着人拥到了两人高的木箱下。
在随行的英国技师的指导下,机器的搬运安装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带着律劳卑走到南局宽敞的会客厅内,林阿适充当了两人间的翻译。
这是一间布置的很有中国古典风味的房间,屋里的家具和布局都让人感古色古香,当然这种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