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声的思考着。
处理这次洋人的商务请愿,为林则徐带来了一些经验,按照刘寄提出的纲领,林则徐答应了制裁部分违规的官员,同时减免洋商不必要的缴费,当然也提出了要缴纳交易税的问题。从英国人的反映来看,他们对这个结果是满意的,那个戴着白手套,头上一顶高高的黑色帽子的洋人给林则徐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在交涉的过程中,这个人始终彬彬有礼,怎么也和朝议时大臣讲述的西洋人形象搭链不起来。
从这件事情接触洋人的情况联想到当初朝议时百官的言论,让林则徐得出了一个结论,“朝中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所以林则徐决定到了广州后首要的事情就是收集西事,了解洋人的一切,听说皇上派了很多人到西洋去,这些人回来了就好了。
“总监大人可在家中?”
门外的声音惊醒了沉思中的林则徐,家人林伯打开了大门。
“老爷,老爷你看谁来了。”林伯苍老的声音因为有些激动而走调。
林则徐快步走到大门,有些惊喜的说道:“皇上来了,微臣不甚荣幸。”
刘寄脱下自己的披风走进了院子中,向着林则徐说道:“元抚,朕给你带了一个人才来。”
跟在刘寄身后的是一个高鼻子的中国人,他被刘寄拉到了林则徐的身前说道:“亚孟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孟加拉人。在印度塞兰普尔的教会学校里念过十多年书。回到中国后在广州给洋人当翻译,后来结识了林阿适。不久前被林阿适介绍到礼部当翻译官,这次你到广州去没有一个懂西文的人怎么行。”
林则徐眼中有喜色闪烁,将刘寄一行人让进堂屋中看茶落坐。
坐定好后,林则徐问道:“皇上所说,除海关以外任何官员不得收取洋商税费,只怕小臣无法执行,广州官员都是朝廷委派,归湖广总督、广州巡抚管辖,微臣无权过问。”
刘寄笑道:“不碍事,朕与你一道亲笔手谕,遇事便宜行事。”
********************
陶澎提出了解西洋的话让刘寄想了很久,原本他打算绘制一份世界地图,可是一者很多细节记不清楚了,二者当时的情况和现代完全不一样,三者他也的确很忙。最后这件事情直到第一批留学生回来才办成。
那时已经是1826年的秋天了,林则徐到了广州都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了,并且地图的完成者并不是刘寄。
这是后话,再说刘寄送走了林则徐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对付回疆的张格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