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世纪以来,英帝国主义就开始把势力的触角伸向我国西藏、新疆地区,并积极物色和培植代理人。张格尔早年在喀布尔求学时;就与英国间谍有过往来。这次张格尔入卡时,就有20余名英国特工尾随而来,不仅为他充当政治与军事顾问,而且负责为他输送大批欧式军械。在制定侵略计划与训练叛军方面,这些英国间谍是不遗余力的。据西方史料披露,这伙间谍中,曾有5人身着当地百姓服装,每天寸步不离地跟着张格尔。正是由于浩罕统治集团与英帝国主义给张格尔撑腰打气,为虎作伥,才使得张格尔的叛乱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蔓延。
1823年7月22日,张格尔见清军己退入汉城固守,便亲自率兵先攻打回城。守在城中的是喀什噶尔维吾尔阿奇木伯克买买萨依提与原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郡王玉努斯。他们两人调集数千维吾尔居民和士兵,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浴血奋战整整4天4夜,城门被敌人炸开,两人同时为国殉难,上千维吾尔军民战死在敌人屠刀之下。
战死的维吾尔勇士在喀什噶尔的历史上,留下了他们不屈的身影与血染的风采。
张格尔攻陷回城之后,为保存实力,把攻打汉城的任务推给了急于争功的浩罕侵略军,并答应事成之后,可以割让喀什噶尔为礼物,而且还能平分其他各城所获的赃物。浩罕军首领喜不自胜,而且也急于得到当年波罗尼都埋在“古勒巴格”(即当时的汉城)的所谓地下宝藏,同时又轻易相信了清军不堪一击的胡话,于是将麾下3000兵将齐策于汉城之下。
当浩罕军队抢先发动攻势后,守在城中的庆样将军率清兵与内地各省籍商民共千余人,冲出城外与敌军接仗,一战杀死敌军800余人,其余受伤者不计其数。浩罕军惨败而退。
这时,张格尔才亲自出马,先用水攻不成,再用地道战术,经数十天鏖战,于9月26日终于攻进了汉城。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将军誓死不降,拔刀自刎以身报国。
翌日,张格尔率大军入城,宣布自己是“赛义德·;张格尔·;苏丹”(即“圣人后裔张格尔国王”)。不久,喀什噶尔以南的所有地方,全部落入张格尔之手。
多年来蒙受清朝地方贪官和维吾尔伯克欺凌压榨的喀什噶尔穷苦百姓,特别是其中的原白山派信徒,在张格尔起事初期,曾对这个所谓的“霍加后裔”抱有一些幻想,在单纯的宗教感情支配之下上当受骗。
但张格尔一旦大权在握,就开始纵容浩罕侵略军和自己的亲信们,对当地人大肆抢掠。正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