琛说到点子上了,西方的社会结构,有一股特殊地力量,他们游离于统治阶层和贫苦阶层之间。 这股属于中间层面的力量非常强大,对于社会稳定非常有力。 ”
郭嵩焘深深的点头道:“圣上高见,孟子说。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这话正可解释西方人的中产阶级,那些想造反的都是赤贫的饥民,家中有田地财物的谁想造反。 ”
刘寄在殿中来回渡了几步,背着手深深的沉思着。
郭嵩焘看着皇上深深皱起地眉头,心中深刻的了解皇上的难题,通过刚才的对话,他估计皇上想要改革,而且是一场关切广大民众的改革。 可这何其难也,皇亲国戚,文武大臣。 谁家里不是靠着田地为生。 若是要革新。 怎么个改革法?怎样才能和拥有众多土地的王公大臣达成共识。 郭嵩焘肯定地知道,这条路恐怕走不通。
郭嵩焘觉得这个难题。 一时是解决不了,他试着转移话题向刘寄禀报道:“皇上,臣有事要陈。 ”
刘寄回过头说道:“讲。 ”
“微臣已经向越南、暹罗、缅甸联系好了,只是目前国家财政困难,无钱购买。 ”
刘寄想也没想就说道:“钱的事,朕来想办法。 你赶紧办理此事,尽快将粮食送来。 对了,美国人的粮食不少,你问过他们没有。 ”
“回皇上,臣下已经联系过美国商人,他们答应卖粮给我们,只是价格颇贵。 ”
“甭管价格,先把粮食买回来。 你答应下来,让他们把粮食运过来。 ”
“喳!”
******************************
在京城里说起诚祥典当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原因无他,这家典当行经常出售宫里的东西。 尤其神秘的是,谁都不知道这家典当行的东家是谁?
温莎在王府里闲着无事,喜欢和一帮外国公使的夫人们来往。
这天温莎又往东江米巷去,就在去东江米巷的路上,温莎发现了诚祥典当行。
她早听说这里拍卖的东西不错,今日反正顺道,温莎便下了马车到里面一逛。
这家典当行占据了半条街,临街前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门口两名接客地门童。 温莎让随行地车把式等候在外面,只带着贴身的丫鬟走进了门里。 迎面是一面气派堂皇地照壁。 照壁上雕刻着戏曲中的人画,两侧还有蟠龙柱。 这规模看得温莎有些吃惊,这建筑要在前几年肯定是违制了,即使是当今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