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的山城,是统治大连时期的政治、军事中心。
这里依然有一万军队驻扎,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若是高句丽人想着据城而守,才算是给予房遗爱最好的帮助,方便一网打尽。
至于房遗爱为什么会选中卑沙城和辽东城,其实也和李世民有关。在真正的历史上就是李世民御驾亲征,派李绩拿下辽东城,张亮拿下卑沙城,然后两路大军汇合准备攻下安市城,然高句丽守军拼命厮守,等到了十月份,草枯水冻,李世民只能被迫撤军。
房遗爱现在完全可以说是盗版李世民的战略,只不过自己是孤军作战而已。其实房遗爱打心眼里是看不起高句丽的,但是高句丽因为有渊盖苏文这个人在,才变的不一样,正所谓成也渊盖苏文,败也渊盖苏文。渊盖苏文以一己之力扛起高句丽,死后其儿子争权使得高句丽灭亡。
证明高句丽不堪一击的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在历史上李世民御驾亲征那次,拿下辽东城,斩敌两万有余,高句丽派十五万大军来支援,李世民总共才率领了二十多万多军还是分成两路,连日征战更有折损,结果正史记载这十五万人战败全部投降,房遗爱只能说,这也是一个境界。
靠岸,下船,带好火油,飞快地进军,房遗爱要想取得巨大尽展,所能做的就是一个快字。一万八千大军赶路的时候没有一点原因,脸上更是沉稳,没有一丝深入敌后的害怕。
程处默等人不止一次表示过房遗爱手下的水师素质很高,最起码火烧平壤的时候没有表现的很不堪,而在打吐蕃的时候,不知道多少士兵把胆汁都吐出来了。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这批水师的来路,不仅有房遗爱第一次攻打海外时的老兵,当时对待那些土著才更是残忍,每一个水师手上都有人命,海外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土著的反抗只有用血才能镇压,更何况掠夺财富怎么也缺少不了血腥手段。
这是一支见过血的队伍,卑沙城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赶路的难度,位于大山之上,更是增加了行进难度,这一次房遗爱的军队没有掩藏行迹,而是速战速决,火油一扔,进去补刀,抢完就走。
平壤城的情况对于高句丽来说绝对不亚于地震,而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唐军携带神秘武器的消息疯狂地向高句丽各地涌去,一万人若是在城中对与唐局来说没有什么威胁,但要是实打实地拼杀,唐军虽然不怵,但是损失就太大了,也违反了偷袭的本意。
所以加快,再加快!不得不说房遗爱的决定是准确的,最起码当大唐军队出现在卑沙城下,城上的守兵还是懵的,房遗爱却根本就不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