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铜札甲为主流。到汉武帝之后,铁札甲的技术才趋于成熟并完全取代了青铜札甲。当然,不管什么时候皮札甲仍然是在用的,因为轻便灵巧,又具备不错的防护力,所以一直作为轻型兵种的主要装备。
到后来,波斯先进的鱼鳞甲通过丝绸之路传进了中原,汉朝的札甲技术就开始逐渐向鱼鳞甲过渡。到西汉结束时,札甲已经很少出现。鱼鳞甲就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并不断的改良。锁子甲也是这个时候从西方传过来的,在汉朝叫环锁铠,不过它制造工艺复杂,而且这个时候的技术也不成熟所以并没有大范围使用。
直到汉末三国与魏晋时期,连年战乱刺激军事技术的革新,终于出现了更加优秀的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等等,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就记录了这些铠甲。
所以,鱼鳞甲现在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装备,王旭也只能先将就着用。他想的是等将来时机到了,必定要把后世东西方铠甲的优势结合起来造出比较完美的铠甲。
西方后期的全身甲防护力很强,可惜太笨重。他可不想重演“阿金库尔战役”中重装骑兵那种噩梦。而东方的铠甲轻便灵活,更实用于千变万化的战场,但防护力也相对的就差了一些,所以必须尽量博取各方之长才行。
第二十六章 朝廷的中央军(上)
当然,那是将来有自己的地盘以后才能做的事情,现在还是只能先将就着用。
除了这套鱼鳞甲外,王旭的家伙还有一把近二十斤的精铁长枪,以及一把普通的佩剑。不过长枪整个长度也只有一米六七的样子,所谓的长剑也明显偏于短小。这些东西都是根据他的身高和体型特制的,所以看起来更像是缩小版。
徐淑的装备也和他差不多,本来王旭压根儿就不想给她做,可徐淑的强烈要求让他实在没办法拒绝,就像现在要跟出去一样。
本来预计这些家伙要明年初才能用上,实在没想到会这么快。王旭感觉挺迷茫的,连黄巾起义的时间都变了,今后的路途还不知道有多么困难。
如果对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没有了把握,虽然自己有着先进很多的知识,但在这种乱世里,还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和那些历史名人们一争高下。毕竟思想,文化与知识的先进并不一定能够在简单直接的乱世之中取得胜利。当然,脑袋里装着超越时代的技术知识就另当别论,但很可惜的是,他并不是装有大量科技资料的科学家!
想到这些,王旭不由自嘲地摇了摇头,轻声自语道:“如果仅仅依靠兵法战阵去和那些千古英豪们比,自己恐怕还差得远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