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U庑┪竟傥颐且部梢猿浦N荆堑墓僖埠艽舐穑俊?br />
王旭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最容易懂,因为汉朝的军制真的挺复杂,而且很容易错乱!当初他也研究了不少时间才勉强明白一些。
因此,看到徐淑还是略有迷惑的样子,王旭皱着眉头思考了半晌,才组织语言继续解释道:“这么说吧,汉朝时期的军制基本上是部,曲,屯,队,什,伍的编制。五个人为一伍,设伍长。每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五十人为一队,设队率。一百人为屯,设屯长。五百人为一曲,总长官是军候。两曲为一部,也就是一校,总长官是军司马,或者说直接任命一个校尉,然后军司马做他的副手。”
“校尉比军司马的官要大,有时候校尉手下有好几个校的兵力,所以就有好几个军司马做属下。而且军队人数编制也不是确定的,有时候两百人就编成一曲,一部才四百人。总之,汉朝部队的编制几乎都是看实际需要来定,但基本上还是由二或五进制来编排。懂了吗?”
第二十八章 朝廷的中央军(下)
听到这里,徐淑终于恍然地呼了一口气。“哦……懂了,也就是说校尉的直属手下其实只有一个校,也就是一部的兵力,但也可能带领着数校的兵马。他们具体统管的部曲不固定,而且连军队的基本编制也不固定,对吧!”
“对!就是这个意思,汉朝时期的军制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分配,只有大概的官阶制度。实际统帅的兵力也不是固定的!”
看到这点说通,王旭总算笑了起来。“所以,虽然可以称一些郡尉、县尉为校尉。但实际上他们只有一个四百人的小部,甚至一曲,一屯的兵都有可能。因此,这些所谓的校尉只能算是地方的治安官。”
说着王旭话音一转,又立刻接道:“但中央任命的校尉就不同了。像长水校尉那种,虽然兵只有一千,但是地位很高。如果战事发生,他们出征很可能带着上万人。例如边塞地区的护羌校尉等,其部曲就有数千乃至上万的兵力。”
“有些边疆地区的部曲因为屯,曲,部的编制仍然不满足要求,还增加了各种特殊的统属编制。比如在曲,部之间加上一个官职,以便于大规模部队的管理。这类事情在汉末诸侯混战的时候经常发生,各诸侯兵力动辄数万,数十万,所以必须增添一些编制,不然无法管理军队。”
说完,王旭微笑着看了看嘟着嘴巴,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徐淑。又补充道:“而且还有最特别的司隶校尉,它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武职范畴,位高权重,比刺史、州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