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思想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根深蒂固。
“奉孝,可你知道,我向来不主张这般激化族群隔阂,将来无论汉人、还是羌人,甚至其它族群,都将是华夏的一部分,都必须是楚国。是华夏这片大地上的子民!”
“臣知晓。可非常时行非常事。为早日一统凉州,为实现主公心愿,此乃最好的办法。若主公感这一时的手段过于阴险激进而不用,那么只是小仁,若主公以平定天下为己任,以实现华夏腾飞的愿望为目的,真正融合各族,繁荣昌盛。这才是大仁!主公为楚国之主,舍小仁而得大仁,乃是理所应当,还望主公三思!”
“呵!”王旭乐了:“奉孝,你什么时候也学会给我扣上一顶大义的帽子?”
“此乃臣肺腑之言,并无逼迫主公之意!”郭嘉笑着回说。
“罢了!你所言我亦明白,便按你说的做吧!立刻传令杨阜前来此地,我要亲自见见他!”
“诺!”
不久,武都太守杨阜接到王旭召见的命令,信中大致讲述了所为何事。
没想杨阜听说姜叙被俘。让他去劝降时,情绪竟然甚是激动。当即扔下手中事务,直接带着数十高手护卫便直奔汧县。
当卫兵禀报杨阜求见时,王旭还甚是惊讶:“这么快?”
直到他见着杨阜,细谈起来,这才明白一切。
怪不得此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不肯屈从马超,屈从马家!
王旭从简短的言谈之中深切感受到,杨阜本人可谓博学多才,通览古今,可也正因为如此,其脑中那根深蒂固的观念着实浓厚,可谓偏执,他虽然认同以怀柔的方式教化外族,也能接受与外族人一起共事,为兴盛华夏而努力,但绝不接受外族人统治天下。
他早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肯听从马义的邀请和征召,私自带着直系亲属暗中投奔魏国,后来又辗转投效王旭,这么多年来,他也因此而不敢与故乡的其它亲戚联系,因为他怕牵累他们为马家嫉恨。
至于姜家人,过往在凉州甚少征战和露面,直至此次才真正领军出征,而杨阜作为一个太守,很难像郭嘉那样,对敌方上下官吏了解得极为透彻,因此杨阜完全不知道,姜家几人已经效力凉州有好几年了。
此次得到王旭书信,其这才得知详情,因而感到极其愤怒和惊讶,故快马加鞭赶来。
王旭与其深谈后,对其倒是颇有钦佩之意,不管赞不赞同对方的思想,可对其才能和坚定的品质,他是报以肯定态度的。随后,他便亲自陪同杨阜前去俘虏营,劝说姜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