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强大,那些骑在马儿背上的兵士,因为失去移动空间,彼此拥挤,根本就无法灵活战斗,如何能抵挡?只见楚国步兵以十人为一组。互相配合,在敌阵中就犹如切割机一般,好多凉州骑兵甚至都没看到哪儿来的刀,就被杀死了。
“下马!快下马!”
“各部将校就地组织迎敌!就地组织迎敌!”
凉州军中不断发出这样的叫喊,可事实上谈何容易,混乱的队形,彼此的践踏,指挥的失灵,让兵士根本就无所适从,况且此时楚国步兵的打法也颇为奇怪。十人为一组,彼此分割却又彼此呼应,进退有序。看上去没什么,可杀伤力却很大。
这种战法正是王雄提出的,他曾在交州征战多年,经常面对那些百越族人和猎人,从他们那里,他总结出了很多实用而有效的步兵战法,或许谈不上正统或者大规模使用,可在这种特殊的战局中,却有着难以想象的威力。
战斗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韩猛和王雄联手打出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凉州军惨败。几乎连逃都没地方逃。
为首的几个凉州将领也不能幸免,先锋鞠演自己冲入陷阱。本来也勉强可以凭借自身武艺纵越逃生,却瞬间被后排的骑兵压下去。
颜俊呼喊着组织迎战,为王雄发现,斩杀当场。
蒋石、和鸾徒步奋战,死在楚**士的围攻之下。
凉州八健将之一的马玩意欲突围,却被韩猛率部截住,激战三十余合,惊慌中为韩猛一枪刺死。
只有杨秋率着少部分人仓惶逃脱,这还是因为杨秋当时统镇后部,有较长的反应时间。
这场战役虽然只是一场局部的阻击战,可因为其辉煌的胜果,再加上是步兵对阵骑兵,并获得全胜的典型之一,因此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记入韩猛和王雄二人的传记中。
史称——氏道阻击!
随后,韩猛和王雄火速奔赴氏道县城,而此时留守氏道的已经只有黄昂一员将领!
历史上此人出身酒泉郡豪族,时任太守徐揖诛杀郡内豪强黄氏宗族,唯独黄昂在外而幸免,其为复仇,便用尽余财募集千余人,亲自挥军攻破郡城,成功杀了徐揖。可这徐揖在百姓中甚有名望,同郡人杨丰觉得黄昂所为不义,便求救时任武威太守,随后单枪匹马去往南方羌族之中,说得千余人跟随,反身又回至酒泉杀了黄昂。
此时的黄昂,仅仅只带着三千多人留驻氏道县城,再加上看到惨败归来的杨秋那伤情后,哪还敢出击,韩猛和王雄便趁机在重要的三叉口扎下营寨,迅速搭起了简易的防御共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