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丈夫。“牛角挂书”说的是李密的好学不倦,但也说明了杨素的识人之明。“破镜重圆”则说明了杨素的战功,好色,以及成人之美。
还有一个“成人之美”的典故,说的是李德林之子李百药,少年倜傥,看上了杨素的一个宠妾。竟夜入杨宅,与杨素的宠妾幽会私通。结果东窗事发,被杨素逮个正着。杨素恼羞成怒,欲治李百药死罪。当李百药被推上来时,他发现李百药是个“年未二十,仪神隽秀”的英俊少年郎,不禁惜才之情顿起,动了恻隐之心说:“闻汝善为文,可作诗自叙,称吾意当免汝死。”李百药生死关头,才思忽至,一气呵成,当即成文。杨素看完,表情欣然,当场把爱妾赐给李百药为妻,“并资从数十万”。后来杨素竟又奏请隋文帝,授李百药为尚书礼部员外郎。李百药财色兼收,而且还因此当了官,成为一时佳话。这个典故中的杨素,豁达之心比“韩寿偷香”中的贾充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不过,“韩寿偷香”似乎是“西厢记”里错用的典故,因为偷香的正是与韩寿相好的贾午;这笔法后来被曹雪芹借用,在小说人物对话中来了句“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事实却是孟光举案齐眉而梁鸿接案才对。
也许真是杨素太老了,也许李家的汉子挖杨家的墙角成了一种宿命?因为“成人之美”的故事第三次很快又在杨老身上发生了,这次与被他扶着床榻说“卿终当坐此”的李靖有关。我们当然无数次地听说过这个“红拂夜奔”的故事,并且无数次赞叹两人的眼光和胸怀,毕竟李靖能容红拂,但一千年以后的柳湘莲竟容不下尤三姐,当然,那也只是小说,不过是作者曹雪芹的假设。——红拂是一个乐伎,“肌肤仪状、言词气佳”几近天人,她也如杨素一般有见识,识英雄。趁李靖再次拜访杨素之机,与他相约私奔了,杨素非但不追究此事,反而推荐李靖出任长安县功曹……
“发什么呆呢?快上车罢,要到皇城了,可以走快些了。”青荇喊着苏游,苏游思绪千里却手脚无力,他没能在马车的移动中爬上来,但脚下也并不慢。
“不管了,不管了,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的钟罢?”自言自语地一笑,车夫拉住了马,马车一沉,苏游已经在车上了。
“和尚还撞什么钟的?那要那些小沙弥何用?”车夫听苏游自语,不由一笑,仿佛看到的是一个呆子。
人为什么会发笑?——是因为优越感,并不能说是嘲笑,但是优越感会使人愉悦和感到比别人聪明厉害。比如看搞笑电影,看到那些人做着蠢事说着蠢话,表现得荒诞怪异,观众们就会有优越感,就会哈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