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
然后南来的风吹进了洛口,杨素的座船便在最后的**烂漫里走过了天津桥,那时的杨素也为搬迁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原本,最近一段时间他是带领儿子杨玄感以及陆从典、褚亮、欧阳询等人在攻关《魏书》的,眼看着大功告成,却无奈计划又一次被打乱了。
太白楼占地五亩,门前的酒幌挂在三丈高的旗杆上,是杨瑓亲手升上去的,苏游首次在这里使用了定滑轮,仿造后世升国旗的原理把科技带回了千年前。走入酒楼正门后,九龙壁一般大小的屏风上仿怀素的草书写着后世诗仙的代表作《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进入里间,名目更是繁多,什么平湖秋色,霸桥初雪,流水曲觞,竹林风月不一而足,最让杨素难忘的是,他在这一天喝到了最烈的酒。原本,他收到杨瑓的请柬时心情是勉为其难的,毕竟他是太子太师,是否出现在杨二的筵席中还是要考虑到太子感受的;但最近杨二在两京的风采他是有所耳闻,于是他也有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早在几年前,杨二“京城首恶”的名号足以与宇文化及自号的“薄情公子”相互辉映,杨素向来给这两人的评语也是“烂泥不堪大用”,但今天半天的遭遇让他的观感也稍稍有了些动摇,毕竟这人心中也还是有些丘壑的,至少,他手下有些人才。
杨素有些老了,或者是因为心事过多,喝了几杯也就告辞离去了,只是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巨大的影壁,口中犹在低语“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时候,苏游凝视着他的背影越行越远。
而随着杨素的离开,酒宴开始进入了第一个**,杨二带着两个胡姬,在各房间如穿蜂引蝶,苏游倒是没有太多引人注目,但他终于见识了大隋将近一成的达官贵人,可是,谁又会在意他的存在呢?
苏游对酒店的布置不可谓不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