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渊却像是猫儿被人踩了尾巴一样,当即呵斥裴寂道,“裴长史,不得对陛下无礼。扶植隋室、涤荡中原不过是我分内之事罢了,求何封赏?”
杨侑年纪不大,到底也是皇家出身,对李渊裴寂的一唱一和怎能不知?
如今杨广身死的消息已经传遍长安,东都的杨侗自顾不暇,李渊攻入长安的那一刻,他便已有了隋室已亡的觉悟。
前两日李渊要推杨侑出来做吉祥物,他是百般不乐意的,但不乐意又能如何,自己现在已是砧板上的鱼肉了,想要活下去就任凭他们摆布罢。
裴寂李渊等人一唱一和,自己就不能逢场作戏吗?
有了这样的觉悟,杨侑面对眼前的戏码倒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当即站起身来劝告道,“裴长史劝谏得极有道理,的确是朕疏忽了,唐公之功,该受大赏。”
毕竟是经过见过的主儿,杨侑只是稍稍犹豫,便朗声说道,“唐公扶植隋室有功,朕加封唐公为唐王,尚书令、大丞相、特赐黄钺、持节,统领百官;西京军政一切事务,不分大小,均由唐王处理,不知道唐王意下如何?”
杨侑对李渊的封赏,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傀儡地位,因为这些封赏曾经让王莽、曹操、司马元显、桓玄、杨坚等人承担过,这意味着他随时准备着要下岗。
之所以随口就许下这么多的封赏,大概也有杨侑内心中对李渊的讽刺吧?——大家都知道怎么会事,你愿意怎么玩,咱就赔你怎么玩呗?
殿中文武百官都以为杨侑和李渊早就通过气了,所以并没有表示任何不满,李渊则微微躬身道,“陛下的厚爱,老臣愧不敢当啊。”
历史上的前辈们受此大赏时,也都习惯性地推辞几次,李渊大概也读过隋朝版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对这一套剧情还是深得其中三味的。
“唐王过谦了!这一切政务都要交与唐王,只怕唐王要辛苦了,朕心中有愧呀。”杨侑的自我修养比李渊也差不了多少,当即做出一副无比羞惭的表情来。
双方推辞三次,李渊终于接下了原本属于他的赏,随后转身向殿中百官宣布道,“陛下初登大宝,百废待兴,咱们这些做臣子的不该拿琐事来烦劳他。本王决定,从此以武德殿为丞相府,孤每日在虔化门处理政事,诸位同僚若是有事,可到虔化门来找孤!”
李渊当即进入角色,称孤道寡起来,众人自然知道谁才是这里的话事人,当即纷纷对他附和起来。
李渊离开大兴殿之后,便往虔化门而来,从此开始处理除了祭天和祭祖的一切大小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