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地看向李渊道,“我还能领军?”
李渊点了点头,“问题是,你敢不敢再次面对薛举?”
李世民沉默良久,终于抬起头道,“孩儿有信心击败薛举,此战若败,世上再无李世民!”
“你先下去吧,准备一下晚上来见我。”李渊对李世民的状态很满意,当即向他摆了摆手,让他先推下去。
“父亲,能不能让刘司马官复原职。。。。。。”李世民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刘文静,终于还是忍不住再次为他说起话来。
刘文静和李世民相识已有数年,此时听到李世民一心记挂自己,心中也甚为感动。
事实上李世民的担心是多余的,李渊本来就准备给殷开山、刘文静等人官复原职的,为此还不惜给他们表演了一出“刘玄德扔阿斗”的戏码。
让李世民来给殷开山等曾经蒙受不白之冤的臣子赔罪,不正是为了换取他们的死忠吗?
至于李渊决定给殷开山等人官复原职,实际上目的还是恢复刘文静的官职。
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刘文静前段时间偷偷出使始毕可汗的弟弟咄毕的事,咄毕的使者团如今已进入了李唐的地盘,很快就到长安了。
用什么人接待他们最好?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轻车熟路地了解突厥各种礼仪以及多次与他们打过交道的刘文静了。
咄毕派出使团来的目的,李渊也早已明白了,——他们是带来好消息的,换句话说,他们放弃了和薛举的合作,选择了李唐。
也正是因为咄毕的人传来的这个好消息,以及李玄霸传来的拿下与梁师都第一战的消息,李渊这才兴起再次对薛举用兵的决心。
这段时间以来,李渊收到了窦建德在幽州大败难逃以及宇文化及和杨善会军几近覆灭的消息,他也同样意识到如今正是扩张自己地盘的时机。
止戈为武,想要获得安宁,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把敌人打服。
李渊实在已受够了三线四线作战的压力,若不是因为占领了关中的几个粮仓,自己说不定早就跨了。
可现在,消灭梁师都、郭子和以及薛举、李轨等人,稳定关中,显然迫在眉睫。
进入长安近一个月以来,无数的文武百官纷纷进谏李渊,让他登基为帝,完成大业的最后一步;李渊起兵之时,便是冲着这个目的来的,如今人心可用,他的心情自是极好。
可如今长安都在受到威胁,自己真的从了他们称帝的话,岂非沐猴而冠?
就在长安的百官劝谏李渊登基时,东都的百官同样在劝谏着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