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有着毋庸置疑的象征意义,更因为战略上的作用,所以非拿下不可!
黄河与长江不同,因为壶口、三门峡等地水势的落差,这就注定着苏游的船队不能顺顺当当地进入李唐的地盘,但夺下东都之后情势却又大为不同了。
要进攻东都,一大助力是苏游的船队重新,另一助力则是李靖率领的大军。
李靖目前率领的河北军已超过五万人,再加上程咬金和裴元庆所领的瓦岗军,他手上的兵力已近六万人,但这个数量不过是徐圆朗集结在鲁郡兵力的一半而已。
双方的兵力在数量上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李靖所领的士卒在质量上远远好过徐家军。
“量变引起质变”,徐圆朗能守得住李靖的进攻吗?
539增兵鲁郡
李靖正坐镇中军大帐之中,眉头紧锁。
从谋划徐圆朗到夺取东平包围鲁郡,至今已是两月有余,此前李靖从未打过这么长的一场战役。
如果从历史上来分析的话,这都不算什么,长达十年的围城之战都曾出现过,何况李靖只用了两个多月?何况李靖所图的是几郡之地?
可时令马上就是九月中了,虽说如今正是最适合于攻伐的秋天,但再过一个月,很可能今年的第一场雪就要下下来了。
如果大雪之前不能拿下鲁郡的话,在风雪中作战的难度可就事倍功半了,单是五六万人的粮草问题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李靖当然也知道两倍于自己的徐家军的粮草,更是困难。
鲁郡的常驻人口,不过十二万人而已,但徐昶和徐圆朗父子在三个月内先后增兵,进入鲁郡的徐家军至今已达十三万之众!
已战乱了许多年的现在,以十二万人种一年的粮食,能养活二十三万人几个月的时间?
这也是李靖仁义的基础,明明知道他们粮食不足,也并不像刘武周一样与当地的农夫抢收,——早在对徐圆朗动兵之前,李靖便已看到了他覆灭的最根本原因。
任凭他们因为缺粮而自生自灭需要一段时间,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苏游从一开始的拿下鲁郡不计时间变成了迫切拿下鲁郡,仅仅只过了一个月而已。
好在李靖在这段时间里也不仅仅只是让士卒们就地训练,至少在他接见了程咬金和裴元庆之后,便给他们布置了骚扰徐圆朗粮道的任务。
彻底把鲁郡陷入包围圈至今,不过短短的半个月时间,而程咬金和裴元庆各自带领小股瓦岗军却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绕道琅琊郡,把琅琊搅成了一锅粥。
琅琊七县,费县算是防备最薄弱的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