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胡多,李唐却有的是办法。
所以,下午刚开始讲课,李唐并不急于把话题放到书本上去,而是开始讲一个故事,叫做《鹏举抗夷》。
感谢中国几千年丰富的历史,一个生动的故事并不需要太多编辑故事的能力,一个叫做鹏举的英雄就诞生了。
面对满目疮痍的朝廷和一个只会逃跑的皇帝,鹏举挺身而出,毅然从军。他是那样的威武强悍,以至于无坚不摧的夷军在他所率军队的冲击下,一败再败。终于,他对上了夷军最善战的兀术将军——
正当胡多听得热血沸腾,不停地捶胸顿足的时候,李唐闭上了嘴。
胡多的脑海里固然没有“太监”“烂尾”之类的词汇,但他对于李唐的无故断更还是显示出了极大的不满,不停地要求李唐这个无良作者恢复更新。
李唐淡淡一笑,道:“要听故事,可以啊,今天之内你只要把《史记》的第一卷《五帝本纪》读懂了就行,明天早上你若是能把里面的内容复述一遍给我听,咱们就继续讲这个故事。不,我还可以给你讲讲面涅将军的故事!”
“不行!就要听这个故事!”胡多显然对纯历史兴趣不大,他更喜欢更加自由的架空历史。不过也难怪,他虽然崇拜狄青,但狄青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人物,他的生平事迹早就为大家所知,而岳飞的故事无疑比狄青更热血,更曲折。
“没有问题!”李唐答应得很爽快,“你说怎样就怎样!”
于是,胡多平生第一次主动打开了书本。
中国的史书往往是越是早期的,就越难以读懂,因为早期的人名地名,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和后世大不一样。
胡多读起《五帝本纪》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一大堆名字颛顼,帝喾,帝擎,颛顼之类就搞得他叫苦不迭,他几乎是看一句,问一句。问完之后就在这字旁边标上反切。好在宋朝的时候,汉字的反切已经相当成熟了,虽然没有后世的汉语拼音好用,但也算是够用。
四千五百五十二字的《五帝本纪》第一遍读下来,竟花了胡多将近个时辰时间。而这段时间内,李唐早已配了一些草药煎好,见胡多读完便端给他喝下。
其实,这些药基本上都是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白芍这些补药,而且为防过犹不及,这药水里面药的分量很小。所以胡多喝起来感觉并不如何难受,一口气就把整碗药水全部喝了下去。
喝完药后,胡多又坐下来看了一阵子书,忽见胡浪身边的丫鬟来报说“老爷请李先生过去吃饭!”
胡多这才放下书来,抬头望望天,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