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矢之的!
正在这尴尬的时候,忽见人群中站起一个人来,说道:“好了,好了,各位请听我一言,咱们今日是来决定这‘楚云之会’的请柬花落谁家的,并不是来吵架的,更不是来谈论国事的。因此,大家相互之间有什么个人恩怨,还是不要显露出来为好。大家请平声静气地坐下来先消消气,然后就以咱们商定的方式决定那请柬的归属。”
赵明诚一听此言,立即便附和道:“说得也是。不如咱们现在就请某位迟到的‘才子’来为我们献上他那太学上舍生都看不上眼的诗作吧!”
李唐本来就因为他对自己的偶像苏东坡不敬而起了反感之心,加上方才在外面的不愉快,心下更是早就对他十分不爽,这时再听他揶揄的语气,哪里还按捺得住,心下不由下定决定,一定要好好打击一下这个家伙,让他知道一个道理:做人,还是低调点好!
于是,他自信地笑了笑,说道:“既然赵三衙内这般说,那就请出题吧!”
赵明诚听李唐故意把自己称作“衙内”,心下也是懣怒不已。要知道,他进太学而不是国子学,本就是为了告诉别人,不靠父亲的身份,他也一样可以通过科考进入仕途。但李唐这个称呼,却象是当众给他他一巴掌一般,让他立即又记起了四次关系重大的考试尽皆失败的沉痛往事。他的呼吸立即变得沉重了,目光也变得狠厉起来。
“好,既然咱们身处大相国寺,就请我们的李大才子以《大相国寺》为题,赋诗一首吧!不过,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写出大相国寺的气派来,不要象你们江南的那些个‘清真居士’(周邦彦),‘山谷道人’(黄庭坚)一样,莺莺燕燕的,没得辱没了大相国寺数百年的威名!”
赵明诚见李唐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心下不由也有些忐忑,便想多给李唐的诗加一些条件。但他这一出口,立即又扩大了打击面,把当朝两位大才子周邦彦和黄庭坚都说进去了,令旁边不少这两位大诗人的仰慕者皱眉不已。
李唐一听,正中下怀,暗道这有什么难的,有现成的啊!不过,他还是蹙起眉头,故意苦想一阵,一副不得要领的样子。
众人不由都为李唐担心起来。本来呢,作为观众,有热闹可看,他们也不至于有什么感情倾向,偏偏今天赵明诚表现得实在是有些欠扁,他们对自己盖过赵明诚没有什么信心,就都把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