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之死
应该说,赵煦宣布孟皇后怀孕的这个机会,实在是太好了。wwW;若非赵佶出事,群臣注意力都不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之上,赵煦也很难这么轻松就摆脱言官们的纠缠。
若是在以往,言官们会出来质问“陛下你如何能微服外出?”“陛下如何能私自在宫外临幸女子?”这一类的问题。又要搬出一大堆的道理来帮助赵煦认识并改正错误。赵煦自来专横,可面对那些言官们,还是有些头疼的。这些人并不十分好随便斥责,便不要说贬谪了。虽然赵煦也曾经对言官们下手,但他还是明白能不下手最好不要下手的道理。
如今,赵佶的的“犯事”恰好给了皇后怀孕消息发布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赵煦抓住了这个契机,也就避开了言官们可能的狂轰滥炸,应该说,他也是懂得相机行事的。
至于赵佶,随着赵煦的消息公布,他的命运就注定了。他这还能一世无忧地度过这一辈子,但注定要生活在忧郁和痛苦之中了。当然,若是若干年,新帝仁慈,说不定还会赐给他一个什么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之类的的虚衔,但那也改变不了赵佶悲剧的一生了。
赵佶的命运无人关心,大家所关心的,是孟皇后腹中的孩子。虽说如今最可能嗣位的简王和端王都倒下了,可这孩子也未必能皇上皇位。宫廷之内,小孩子夭折的概率是很高的,赵煦之所以能登位,就是因为他五个哥哥中有四个都夭折了,而另外一个是个高度近视眼,这才轮到了他这个老六。而赵煦的第一个儿子生下来身上就有缺陷,前些日子,就在刘皇后被废不久,也终于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
再者,就算这小孩子能平安长大,也完全有可能是一个女的吧。若是如此,以赵煦如今的身子骨,再去创造一个皇子出来,不论是从身体上还是时间上,都不可能了。
换句话说,以上所言的这些可能性一旦成为现实,剩下的唯一一个皇弟燕王赵俣也就成为了必然的人选。
对于很多的大臣来说,这一次的站队比前面一次还要困难。当时是端王赵佶和简王赵似在拼,大家在心目中,还能估算一下哪一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这一次,是燕王赵俣和一个可能的侄子在拼。也可以说是燕王在和命运拼,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