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笙却觉得没什么,他本来就不喜欢被丫鬟服侍,等懂事之后,身边基本上就是一个男仆跟着处理。如今身边不相干的女性少些,他还更自在。
“就按娘说的,”谢笙拍手道,“我不喜欢身边太多丫鬟。”
“哦,为什么,”谢侯饶有兴致的问道。
“老师说了,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书不就好了,”谢笙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逗得李氏谢侯都笑了起来,整个气氛为之一松。
“胡说,书就是书,怎么会有颜如玉,”谢侯故作严肃道,“莫非以后要你娶媳妇,你还要娶一屋子书不成?”
“可是我好好念书,科举得中,身上有了功名官职,难道不好?”谢笙不服气道,“我挑媳妇不要别的,就要和阿娘、姐姐一样的,娘肯定会帮我掌眼。”
“歪理,都是歪理,”谢侯嘴上说着谢笙,脸上笑容却止也止不住。李氏的人品他是极信任的,大姐儿的教养也好,而这两人一个是他的妻子,一个是他的女儿,他一时也自得起来,“说的也是,旁人怎么比得上你阿娘。”
李氏听了谢笙志向,心里正欢喜,不妨谢侯说了这么一句,臊得她脸都红了:“在孩子面前,说什么呢!”
那日谷中对话,以谢笙的歪理宣告结束,之后谢家人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回了家。
从那一日起,李氏和大姐儿、周夫人几个就忙碌起来。或是打络子、或是做衣裳,又或是成日里把谢笙要带走的东西重新翻出来,好生查点一遍,时不时的又往里面加些东西。等到谢笙看到的时候,自己要带走的行礼,已经从几个箱子,变成了几车的东西。
谢笙只打眼瞧着,就觉得头疼。这些都是长辈的慈心,不能推拒,何况里头大都是李氏等人亲手做的,哪一样都少不得。
这些日子谢笙自己也并不轻松,他一面不能放松了自己的功课,一面还要好好想想自己到时候有什么礼物可送长辈兄长。
一家子人都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事情给忙得团团转,似乎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是奢望。
皇帝的信是过了夏至没几天,就得了的。皇帝果然私下告诉了谢侯,叫他带上朱家兄妹和谢笙一道进京。也说了叫谢侯仍任蜀州刺史,只是却升了半品,成了正四品的中州刺史。
这两年在谢侯治下,蜀州人口愈发多起来,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极好,甚至还和南寨建立了联系。蜀州如今称一声中州,已是名副其实。
因夏日炎热,皇帝许谢侯过了处暑再走。那会儿已是秋日,若轻车简行,想必能在八月初进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