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一家子的男人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谢笙自然也会去向他们请教。
如此一来; 不过才短短十余日; 谢笙便已经做到驾轻就熟; 对于工作的了解程度; 不下于做了半年的熟手。
带谢笙的大人见谢笙对工作熟悉的这么快,难免惊叹,转头就把谢笙排进了轮值的队伍中。
这日一早; 谢笙便早早起身,去翰林院点了个卯,就收拾收拾进了宫,去了皇帝宫中。
谢笙去时,正遇上钱总管出门吩咐事情,不免就停下来打了个招呼:“钱总管早。”
钱总管头回见了谢笙穿着官府的模样,即便是同样的款式和制式,看在钱总管眼里,谢笙也要比旁人出众许多。
“今日竟是小谢大人当值?”
谢笙点了点头,还没说什么话,就见钱总管高兴的笑了起来:“小谢大人快进去,我这就叫人给太子殿下和娘娘传话,叫他们也高兴高兴。”
“这就不必了,”谢笙忙道,“只是正常当值而已。”
钱总管却像是没听见谢笙的话似的,赶紧招了人来,一一吩咐了,又叫人领谢笙进去,自己才赶紧去办先前的事了。
谢笙进门时,皇帝才刚刚起身,见是谢笙进来,也吃了一惊,随后又露出几分满意。
“今儿没什么大事,你便跟着多听多学就是。”
皇帝这样说话,显然没紧紧只把谢笙当做臣子,而多是对于子侄后辈的提点。谢笙赶忙叩谢,却被皇帝摆手叫坐到了他该去的位置上。
今儿没有大朝,如今才入夏,连朝中政务,也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部分这样的折子,都送不到皇帝面前来,只有些和宗室有关,或者只能让皇帝批复的,才会被送到面前,皇帝现下看的,也就是这些。
今儿没有朝会,皇帝也没宣召大臣,谢笙便只能记录皇帝言行,一时也没什么正事可做,索性翻看着前人记录,揣摩学习。
突然,谢笙察觉到殿中气氛有些变了,抬头一看,皇帝拿着一份折子,脸像是刷了一层黑漆。
“好一个口阳县令!”
皇帝气得将折子直接扔在了御桌上。
钱总管面不改色,等皇帝过了这一阵,才捧了茶盏上前,请皇帝消气。
谢笙犹豫片刻,在册子上记下,“上大怒,摔册于案”的话。
“子和,”皇帝瞧见谢笙在侧,便叫了他上前,“口阳县令你可听说过?”
谢笙想了想道:“可是前届状元?听说他学富五车,乃栋梁之才。”
“哼,你也不说实话,”皇帝冷哼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