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这书院能够长久的开办下去,蜀州出去的能人便不会少,蜀州的人气自是只有升的,没有降的。
“今儿我出去逛了一趟,如今的蜀州城可谓是大变样,”朱红玉熟练地抱起谢笙的小儿子,同躺在榻上养身子的温瑄道,“我瞧着,只怕父亲回来,也要怀疑自己进的是不是蜀州城了。”
朱红玉说着又带了几分骄傲道:“我今儿还在街上听见有人夸子和了,还说如能和子和相识,当是人生一大美事。”
温瑄躺在床上,听朱红玉这么说着,只笑道:“听嫂嫂这么说,我倒有些遗憾自己这些日子不便出门,竟不能得见了。”
“那是你前些日子养胎,才深居简出,如今平安生产,只等养好了身子,便叫子和带你出门就是,蜀州城可没那么多的规矩。”
朱红玉自打回了蜀州,身上爽利劲儿没去,还更添了三分泼辣。
她借着去看自己父亲和弟弟的时机,还常常换了男装骑马。
谢麒初时是惊讶的,等到后来,时日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这已经是谢笙在蜀州留的第七个年头。
原本说好至多六年就叫谢笙回京,可谢笙拈着书院才刚刚建起来,他不自个儿亲眼看着,总觉得遗憾,便写信求了皇帝,再多留了一任。
谢笙虽没回京,两个女儿却都是送回去了的。她们已经快要十岁,若再不出现在京城的社交圈,就迟了。
谢麒和朱红玉早先也是回京了的,如今已经是第二次过来。谢麒夫妻在外头住了一年,心思野了,再回京,总觉得不得劲,便借着温瑄三胎的由头,又跑了出来。
谢笙才下衙回家,就问:“夫人那边有人没有?”
捧墨如今也成熟了不少,还娶了一个蜀州当地的富商庶女。
他如常捧了水来给谢笙净手,道:“早先世子夫人来了,现在还在里头呢。”
谢笙点了点头,又问:“少爷呢?”
一提起谢笙的儿子,捧墨当即就笑了起来:“少爷昨儿听世子夫人说了您小时候刻苦的事情,如今正也在书房背书呢!”
谢笙闻言,眼中透出几分笑意,道:“我先瞧瞧他去。”
谢笙夫妻在来到蜀州的第二年,得了一个儿子,如今已经满了五岁生日。
这个儿子虽不像谢笙生而知之,却难得是天资聪颖,如今已经正式启蒙,不过一年就粗学了三百千,这孩子在诗词上的灵性,更让周老爷子满意,甚至不敢自己教他,生怕扼杀了他的灵气。
谢笙到书房时,乳名棠棣的大儿子正有些困乏,头一点一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