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土地,导致山越人内部也分崩离析。
此外,刘嘉还提示庞统招那些投靠刘嘉后现在日子好过了的而在山越人中原来有点威信的老百姓组成劝说队,发给他们佣金,让他们上山挨家挨户宣讲下山的好处,并把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告诉那些还心存疑虑的人。
这些劝说队的人基本不需要费多少口舌,那些山越人只要看见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和脸上的精神状态就知道了下山肯定要好过在山上,而且他们听说太守给他们一种能使一亩地结八九石稻谷的良种后,被饥饿逼怕了的山越人就开始呼朋引伴地进入了庞统建立的安置营。
庞统就这样威恩并用吞并了许多山越部队,扫平了很多山越部落,轻而易举地把士燮、吴巨二人设计的屏障戳得千孔百窗,使这二个想做土皇帝的人开始更多地思考起来、本来不坚定的信心也开始动摇了。
最后士燮、吴巨二人把维持那道与内地隔绝的屏障的希望寄托在雪峰山最大的山越首领银柯尚的头上,虽然银柯尚的势力不是很大,手里只有二万多部队,但这些士兵都是多年叛乱的精英人物,他们与追剿他们的官兵奋战多年,完全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精兵。而且他们对当地地形非常熟悉,不熟悉地形的官兵来追剿他们,常常被这些身穿破烂衣服而神出鬼没的山越人打得焦头烂额。
银柯尚一直以来也不服沙摩柯的管辖,两人虽然不是敌我矛盾,但也称不上友好联邦,只是在官兵的高压下没有翻脸而已。在沙摩柯被俘虏以后,银柯尚还暗地里收编过一些流散在附近的沙摩柯的部队,因此银柯尚现在对沙摩柯和庞统存了戒心。
士燮、吴巨派使者找上门的时候,他还真犹豫着是不是答应这二人的要求,只是因为庞统的大军就是山下,而士燮、吴巨二人口惠而实不至,不能为银柯尚提供实质性的军事帮助而不敢公开与庞统叫板,所以银柯尚一边应付着土、吴二人的巴结,一边与庞统谈判……
张昭见简雍说了半天,他还没有听到为什么周瑜的部队要马上进攻庞统大军,因此插言道:“先生,说了这么久,昭怎么就从中听不到要我们立即进攻庞统大军的理由呢?”
旁边一谋士也说道:“是啊,庞统要谈他们就谈吧,谈不好庞统也只能不理他而去益州救刘嘉。谈好了,庞统连带把银柯尚的兵也带去救刘嘉。这与我们希望庞统走后趁桂阳空虚而兵进交州、进攻桂阳没有什么矛盾。说不定庞统谈好了把银柯尚的兵带走了还更好些呢,省得我们得了交州和桂阳后再去围剿他们。”
张昭又加了一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