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地上到处是泥泞,俘虏们一身全是污泥,但他们的脸上也没有刘嘉自己想象的那种痛苦、被逼无奈的神色,他们似乎很安静而自在。
刘嘉感到很奇怪:他们怎么这么快就随遇而安?
回到自己的住处后还专门问了一下张松,为什么这些俘虏现在就能泰然自若地干活。
张松笑着道:“哈哈,在现在战乱时期,普通人家就是要吃饱饭也是非常困难的事。而我们俘虏他们后不但不杀他们、活埋他们,还给他们吃的,表现好的还准备在战后给他们一点工钱。他们哪里能碰到这么好的主人?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地方?一些俘虏还说现在吃的比他们在张鲁手下当士兵的时候还好,有了吃的,没有长官时时催骂鞭打,也没有死的危险,所以他们就安心了。当然也有一些军官消极怠工的,但被我们的士兵杀了几个后他们就全老实了。就是张鲁那些教徒最本份,他们本来就是农民,他们已经习惯了做事,只要我们保证今后让他们回家他们就抢着干活。”
虽然刘嘉不相信俘虏们就这些原因就能使他们这么快地随遇而安,但他也没有再去关心这个事,他最关心的还是马谡制造的硝石、硫磺、木炭这三种东西有多少了。
第二天清早,刘嘉就在马谡的带领下,秘密地进了山,走了几个时辰才走到了上次遇狼的地方。这里已经变成一个熬硝的大作坊,而且在这个山洞发现了几个大出口,非常方便在里面熬硝。因此马谡就派兵把这里严密监视起来,采矿、粉碎、熬煮、结晶、干燥、碾碎等工序都在不同的区域。
当刘嘉信步走进去的时候,这里的一切已经物易人非。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他们遇狼、斗狼的地方已经成了采矿区,现在那里成了一个大坑。坑里面有很多汗流浃背的民工都光着膀子持钎砸锤。“叮叮噹噹……”响成一片。这些硝矿敲下来再用大筐运到另一个工场区,让其他民工粉碎。
“一石这种硝石能熬多少硝?”刘嘉问马谡道。
“开始一石只能熬六七两硝,现在可以熬十两到十一两了。”马谡回答道。
“很不错的。嘉记得一般只能熬八两到十两的。”刘嘉说道。
随后,刘嘉又在马谡陪同下参观了烧炭、炼硫的作坊。这三个地方相距都比较远,相互之间除了少数几个人得到马谡的特许后可以跨区走动外,任何其他人都会被无处不在士兵阻截或诛杀。
“最后的成品在哪里?”刘嘉笑着问道。
“在前面三里的地方。”马谡指着前面的群山道。
“现在一天能制造多少?”刘嘉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