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辆;
战斗一开始,独立支队的阵地就屡屡屡告急。
炮火压得战壕里的战士们睁不开眼睛,只有等敌人靠近时,突然跃起射击。但是面对数倍于自己的火力,牺牲很大。
但这股鬼子一副玩命的样子,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踩着尸体上。
就是这个秋山,大家记住了,在鲁南地区围剿八路军最为嚣张,最为卖力。
一战成名,不久就被华北方面军提任为旅团长,授少将军衔。
可惜好运不长。
独立支队所有的血性汉子也因此记住了他,不久他将为此付出代价。
而那一代价,也成就了了山东抗日战争期间的的一项记录。
此事后文再说。
这一天,在杨司令和马政委的的亲自指挥下,独立支队同仇敌忾,顽强反击,多次同日伪进行英勇悲壮的肉搏战,苦战了一整天,打退了敌人以一次又一次进攻,最后突出了第一道包围圈,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但自己也付出了1200余人伤亡的代价。
然而敌军立刻变阵,紧追不舍。
同时山下四处调集部队,在前方设阻,企图彻底消灭这支令他们寝食难安的
八路军部队。
恶战不可避免!
独立支队处于万分危急之中!
记得是那天傍晚,杨司令员和马政委把乔向文、支队副参谋长左玉、政治部副主任张文隽召集到了一起,开了个紧急会议。
就一个主题,分散突围。
“独立支队已经陷入重围,整体突围的可能性极小,只能分散突围,经报告纵队和山东局,已经同意我们分路突围,冲出包围圈,杨司令,你把我们商量的方案直接和他们布置一下吧,时间紧急,不征求意见了。”
政委先说了话,虽然是政工干部,但他在关键时候,同样扛枪上阵,毫无惧色。
连续几天的战斗,巨大的压力,让平时很注意军人仪容的杨司令此刻也一脸憔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今晚九点,天完全黑了,趁敌人放松警惕的点上,一团,二团,分别向西北、东北两个方向同时突围,支队司政后机关、侦察连、警卫连,文工团,组成一支机关纵队,在两个主力团吸引敌人主要火力的时候,我们建议向南突围,那里有沂蒙山的掩护,但具体突围方向由你们自己决定,只有一个要求,无论如何,把队伍带出去。”
杨司令非常沉重但很到位的表述,让气氛一下子肃穆起来。
谁不知道,在敌人的重围之中,要想成功突围,谈何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