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激烈的对抗
第三四一章激烈的对抗
安东县的情况,与其他的地方完全不同。
首先,很多地主不靠租地为生,而是使用雇工,就像城里的资本家雇佣工人干活一样,只不过干活的内容不同而已,但是给的是一样的工钱。梁亮调查的48户地主中,竟然有36户使用雇工,占地主总户数的75。而出租土地者仅12户,不过四分之一。
富农130户,113户使用雇工,占富农总户数的86。
如果按照政策,租地收钱剥削,坚决镇压,那么雇佣别人帮自己打工,这与民族资本家完全一个性质,为何就不被准许呢?
其次,雇工不只是地富分子所特有,中农贫农也这样干。
梁亮走访了大量的中农贫农,发现了一个上层决策者根本没注意的现象:
中农490户,69户使用雇工;
贫农909户,34户使用雇工。
“梁亮,你这些数据准确吗?经不经得起推敲?”
听着两人的介绍,乔向文的心情十分沉重,如果情况属实,那么这种不深入实际不实事求是的政治运动,将会起到多坏的作用啊。
“乔副主任,您尽管放心,来,我给你看一份临江大学老教授的采访。”
梁亮说完,递了一份采访笔记过来。
原来,这位专门研究土地发展历史、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教授,在接受c采访时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江南富庶地带,不少地方从明清以来就“没有租佃的习惯,地主阶级多数雇工经营”。
梁亮的调查报告最后强调了一点。
“乔头,就像不少人进厂打工,你说那是资本家强迫的吗?当然不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相当一部分的雇工,那是自己自愿的,让他租地他也不干,为啥呢,这里的农民很精,自己种地,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可是,帮别人打工种地,一年平均可以拿到三十块大洋,而且吃住都在雇主家里,这是最经济的一种方式。”
刘一凡补充道:
“我们走访了不少地方,这种雇工劳动市场,在安东已经很多年了,不但地主富农雇人干活,一到农忙,一般贫农、中农,自己忙不过来时候也会雇几个日工帮忙。”
中央部署,那是因为对基层的情况不了解,所以把是否出租土地收取租金和雇人种地作为剥削的基本属性,安东县委片面机械地执行上级政策,不从本地事情出发,是不是一种典型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呢?
再则,关于雇工,如果把拥有雇工作为给地主富农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