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我来问你,我去文府那日,是你去给侯爷递的消息么?”
素娥垂眸,将手中东西放在一边,恭恭敬敬的跪下,毫无否认之意,这件事上,是她愧对夫人和侯爷!
文君见她如此,便知晓了答案,但素娥跟了她多年,她晓得素娥的忠心,于是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不想再蒙在鼓里。”
素娥向文君一拜,方才起身,说出了那日事情的始末!
文君听完后,神色平静。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便是遇见了云淩。文君伸手将素娥扶起,她不是不分是非的人,素娥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担心自己,她没有迁怒素娥的理由,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云淩!
再过些日子,只要寻到机会,宁王就该行动了吧。想着,文君的眸色,渐渐寒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最后一波虐心的剧情,下次萧氏夫妇相见的时候,会很甜很甜的甜回去。还有些剧情要走,不多,走完,就会再见!
☆、政通人和
自八月十五日云淩继位; 已三月有余,寒冬已入。这日晚膳后,云淩终于将这些年南朝的国库账目、军需账目、赋税账目,以及这些年拨款的账目等看完了大半。
云淩眉心紧锁,南朝的实际情形,远比他想想的更加严峻。承德前几年的账目; 虽有明显的漏洞; 但表面上还算是将账做平了; 后几年的便愈发不像话; 拨出去的款项用途不明,纳入国库的赋税同一年、同一个地方的,正副本上记录的数据不一样。
军需更不必说; 除了昭阳周围的军队还算清晰,驻北大军; 南方大军; 边境大军的都是一塌糊涂。每一年; 大军所需多少没有明确的记录; 朝廷拨下去的款项也无后续记录,只知道拨了这么一笔款,至于做了什么; 有没有用在刀刃上完全不明所以!
最可气的事,有些地方官员好大喜功,发动地方百姓,不分时候的去挖什么河道、修什么城楼; 耽误农作,导致物资匮乏,将原本富庶之地生生坑害成难以解决温饱的贫区。官员又上报哭穷,朝廷就下方拨款,而后便是钱款去向不明!如此一来,民依旧贫,长此以往,便会出现暴动,官员镇压,循环往复,便是动乱的祸根!
云淩气的将手中账目砸在案上,这八年来,先帝创下的根基几乎是葬送在了沄泽手里。看似风平浪静的南朝,内底里,早已被蚕食一空。
昨日,武安郡、清河郡、常山郡等多处郡守连上了折子,说今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