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用驱狼吞虎借刀杀人之计,让他们和刘谦不接受投降的匈奴人自相残杀一次,幸存下来的又被刘谦将他们投进了黑不见光的矿井,最终保证他们一个也活不下来。
匈奴人的结局很悲惨,都遭到了必有的惩罚,可是一些汉奸在匈奴人败亡前夕依然不知悔改,死心塌地的还要为匈奴人卖力坚守城池,致使攻城的刘谦军出现了不小的伤亡。像这种民族败类,他们根本不配被称作汉人,他们只是匈奴人的走狗鹰犬,所以他们必须得死。
刘谦直白告诉襄楷,如果不是因为匈奴人残杀汉人引起了刘谦的触动,按照刘谦原来的意思,凡是做过汉奸行径的世家豪强,最少也的诛三族以儆效尤,使此后的汉人不敢再做汉奸,惧怕去做汉奸。
可是在刘谦看到匈奴人对汉人动手的惨状,最后改变了主意,对于罪行较轻的汉奸没有采用重罚,抱着改造他们的想法,最多只是将他们处于流刑。
但是对于确实对三辅汉人做出严重罪孽的汉奸,在刘谦看来他们已经不是汉人,故而刘谦决不会有半点心软,该诛九族的诛九族,该诛灭三族的诛三族,杀他一个满门尽赤,杀他一个血流成河。
至于对鲜卑人美好的许诺,其实对于大多数匈奴人也仅仅是个许诺罢了。中原的良田大多集中在世家豪强手中,导致许多汉人都没有田地耕种,刘谦还必须处心积虑为没田没地的汉人想办法弄来耕地,哪里还有多余的田地给异族占便宜。
刘谦之所以将许诺加倍的美化,无非是加强鲜卑人对中原的向往之心,使很多鲜卑人组织起来向汉地迁徙。
草原上普通鲜卑人是鲜卑贵族的基础,鲜卑贵族决不允许鲜卑人成规模的投奔汉人,故而他们就会对迁徙鲜卑人动用武力。鲜卑贵族一旦动手,心中对汉地无比向往的鲜卑人为了心中的信念,注定就会动用武力对抗。
如此一来,也不知道该有多少鲜卑人为了迁徙的争端而丧生。等仇恨对立起来后,只要汉人适时的引导并给予迁徙鲜卑人武器资助,这些被仇恨蒙蔽双眼的鲜卑人,也许会忘记迁移到中原的事情,也许他们认为刘谦已经承诺过,他们随时都可以进入中原,所以他们就会停在边疆向有着血海深仇的鲜卑人复仇。
只要这些鲜卑人进入并州生活,在教导系统的教育下,他们逐渐会忘记他们是鲜卑人,而是居住在汉土之上的汉人。他们在得到汉军武装之后,他们将会发现打败鲜卑贵族也很简单,而抢掠鲜卑贵族的财富才是暴富的最佳手段,然后他们就会乐此不疲的一直成为骚乱鲜卑的饿狼。
有吸引力就有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