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而服务。
陆军方面,预备役军队问题决定下之后,就算安排妥当,下一步开始安排水军问题。
甘宁被刘谦委任为南部水军都督,他将会以江州为中心,大力发展益州水师,务必保证三年之后训练出来一支三万人的精锐水师。这样,综合起刘谦的另外两支水军,总兵力接近九万,足够刘谦向南方用兵了。
至于军师人选,刘谦并没有从中原调遣,而是提拔了降将张松黄权等人,并选拔了王甫等一批益州本地才俊。
对于张松黄权这个两个后世有名的投降派,刘谦通过一番了解之后,大胆的使用了他们。
张松其貌不扬,可是很聪明,刘谦认为张松基本上和当时的士人没有什么区别,心中有很浓的封侯拜相兴趣。这种很有本事的人,由于在刘璋这里看不到扩张升迁的希望,这才会因为向上爬的野心出卖刘璋。
刘谦绝对不是刘璋,刘谦的势力一直呈上升趋势,给予了张松向上升的希望。为了安张松的心,刘谦很真诚的将他的大略方阵告诉了张松,更让张松感到了统一天下之路很近很近。
对于黄权,刘谦很是了解黄权当初不得已投降曹魏的无奈。历史没有如果,如果刘备当年伐吴时能听取黄权的建议,刘备最后也不会取得惨败的下场。
黄权的能力很出众,不管是在刘备那里还是在曹魏那边,一直都很受重用,从此就足以看出黄权是个了不得的人才。
既然是人才,刘谦就要不拘一格的使用,何况刘谦还知道黄权投降魏国之后,还是很敬重当年器重过他的刘备,在曹魏众臣听到刘备死后无不欢喜的时候,黄权却显露的很悲伤。此后,每当有人在黄权面前谈到诸葛亮,黄权也表现的很尊重。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
以刘谦的眼光看,一个投降之人,不改初衷的自始至终表现的前后如一,而且投降后在曹魏那里表现的兢兢业业,这就足够了。
除此张松和黄权等人的能力之外,刘谦敢于使用他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些人本身没有多少家产。
不管是张任严颜还是黄权王甫,除了一个张松,他们本身都不属于世家豪强的范畴,有些即使是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时下最多只是一些比较富有的庶族阶级,手下的土地属于刘谦允许保留的政策之中。
这样,在不久后刘谦推行的一条鞭法和政府强制购买违制土地中,他们的阻力就会很小,比较适合开展下去。另外,刘谦为了吸引益州人才来投,又推行了一个做官适当减免赋税徭役的政策,更能保证这些人对新政策的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