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军队一定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
更何况,维持三十万军队和维持六十万正规军以及需要支付一半薪水的八十万二线军团相比,必然要节省很多的金钱和军粮开支,对蓄积国力也有很大益处。
尽管很多人都比较支持郭嘉和贾诩的意见,不过最后依然没有改变刘谦的看法。
刘谦认为,如果一切照理想状态发展,三十万军队是可以逐一击败各个诸侯,可是万一情况发生改变,使各个诸侯联合起来和刘谦决战,三十万军队就远远不够了。就算三十万军队发挥出超长的战斗力,最后取得了胜利,估计三十万精锐军队也所剩无几,没有持续战斗的作战能力了。
其二,假设形势一切都如预计一般的对刘谦有利,各个诸侯间因为种种矛盾没有联合起来,送给刘谦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可是按照军队和每个势力从相持到作战到胜利,都需要一段时间,取得胜利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休整才能再次战斗。
如此一来,指望三十万大军攻伐全国,注定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至少也得需要三年以上。而这三年的时间,刘谦等不及,因为在刘谦心中,民族矛盾并不算什么,只有北方的异族才是他心头大患。
为了尽早消除危及汉民族两千多年的北方异族,为了给大汉民族树立起持续的扩张精神,刘谦自然不在意多消耗一些钱粮,早日平定分裂的中国,然后凝集全国之力逐步侵占对大汉而言陌生又熟悉的北方茫茫原野。
再者说,只要能在一年内以雷霆之势消除分裂,一旦等大汉恢复了统一,只要全国推行开刘谦的新政,整个国力就可以在数年内翻一翻,完全可以抵消刘谦这几年的付出,故而刘谦这样做也算不得怎么失误。
虽然看起来有些浪费兵力,可是刘谦集中优势兵力的做法,非常符合《孙子兵法》的用兵真谛。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很可能没有认真读过《孙子兵法》,只是根据历代名将熟读《孙子兵法》后以少胜多的奇谋个案,以为《孙子兵法》就是一部运用奇谋获胜的兵法巨著。
实际则不然,在《孙子兵法》中,孙武很清楚的写着“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简单来说,就是说在正常作战的情况下,用兵的王道,应该是运用优势兵力去欺负弱势兵力,并且根据敌我兵力情况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战略战术。
以前,刘谦从弱小崛起,每每都是不得不绞尽脑汁来以弱胜强,犹如在山崖上走钢丝一般,一直走到了现在,终于控制了大汉十三个州中的近四个,从而拥有了优势的兵员,可以以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