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主任,你觉得这小子能成功?”回罗家湾的车上,徐远举和郑介民一起坐在后座,可一开始,两人都没说什么,显得各有心事……直到快差不多走出沙坪坝,徐远举才突然向郑介民问道。而对他的问题,郑介民却只是笑笑:
“我虽然不怎么看好他这什么‘没良心’的炮,不过,从这小子的话里,我倒是觉得他还真有可能拿出来好东西。”
“我也觉得这小子可能藏着掖着什么,可他如果真有好东西,干嘛非要弄什么汽油桶?这玩意儿就算能当炮筒子,又能有什么威力?此时又正值武汉会战,如果真的有好东西,必然会得到上面的重视,他的目的岂不是更容易达到?”徐远举疑惑道。
“那他有什么目的?”郑介民反问。
“这个……我不清楚。”徐远举摇头。
“这就是了。”郑介民笑笑,“虽说我们都知道这小子可能有什么目的,但从他今天的表现,我倒觉得他并不是想在武汉会战是搞点儿什么,当然,我也并不是否认这种可能。”
“怎么说?”
“如果这小子真的是心向国民zhèngfǔ,那他今天隐约露出的210MM口径重炮的口风,未必就没有实物。可这些东西都不便宜啊,他估计是怕咱们浪费了。”郑介民苦笑了一下,道。
“我就觉得那小子是吹牛。两个师?别说210MM口径重炮,就是100MM口径以上的山炮,这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会轻易出售那么多?他一个来历不明的小人物,真能搞得到?”徐远举表示怀疑。他虽然是个特务,但也是军人出身,对火炮也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国民zhèngfǔ本来就没有多少炮兵,zhōngyāng军75MM以上口径的火炮几乎都是由zhōngyāng直辖,由此就可知火炮的珍贵。而在抗战正式开始之前,整个zhōngyāng直辖的炮兵加起来,也不过才编成了两个旅,整个国民革命军序列,也不过才四个旅的炮兵,火炮总数还不到五百门,型号样式更是五花八门,大多数都为小炮……至于200MM口径以上的火炮,在中国那就是个传说,连rì本都没几门。
“两个师肯定是吹的,可就算只有一个团,也值得咱们试一试。而且,你不觉得那小子好像对炮兵并不怎么了解吗?”郑介民又道。
“这还用觉得?他要是真懂,哪怕只懂得一丁点儿,就不会拿汽油桶来跟火炮比。”徐远举冷哼道。
“嘿嘿,他不懂火炮,却知道火炮口径有一种是210MM……他为什么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