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就在苏联人苦苦支撑的时候,英美两国也终于组成了共同的盟军司令部。只不过原本应该担任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在这一回被某人阴了一把,没能成功就任。“接替”他的是另一位只有少将军衔的美国将领,奥马尔。纳尔逊。布雷德利!也是曾经秦卫试图拉入观察团却没有成功的人选之一,原本时空,这位仁兄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之一,后来接替马歇尔出任了美国陆军总参谋长,并且成为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首任主席。
不过人选变了。面对的问题却没有变。布雷德利此时也只有少将军衔,且名不见经传,所以他在到达英国之后,受到了不少英国同行的轻视。而美国虽然不停地把自己的士兵派往大不列颠,可没有经历过大战的美国大兵们的表现也让已经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残酷战争的英国人看着很不顺眼。在英国人眼里。这些美国大兵穿着时髦漂亮的军装,拿着不菲的薪水。心思却根本没往战争上面扯。反而只顾着在休假的时候往酒吧、舞会里蹿,到处勾搭漂亮女人……这他m的哪是来参战的,这是趁着英国男人都上了战场,来撬墙角的吧?所以,英**人和美**人的矛盾迅速的开始积聚,吵架、斗殴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
……
而就在欧洲战场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大剧的时候。亚洲战场的“演员”们同样也不甘寂寞。
日军在马来亚战场的连战连捷让英军的士气进一步低落,当马来亚守军退至新加坡以北的柔佛州的时候,英国的远东军总司令阿瑟。珀西瓦尔居然拒绝了英**方的要求,不愿意在柔佛北面设置固定防御。而是意图部队全部撤过柔佛海峡,撤入新加坡。而最终,他的要求得到了已经成为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联合司令部司令的韦维尔的批准,8万多英联邦军队在士气极其低落的情况下撤进了那座小城,以期进行最后的防御。
可是,珀西瓦尔显然还是估计错了形势。就在他撤入新加坡,又命令工兵在柔佛及新加坡之间的新柔长堤上炸开一个20多米的大洞之后没多久,日军赶至,紧接着就展开了对新加坡的进攻。日军的突击队化身成新加坡居民,利用小艇,直接横渡柔佛海峡,进攻新加坡,并成功地攻入城内。之后,因为日本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盟军方面军需品和实物都极其缺乏,加之大批难民拥挤到新加坡,增加了维持的困难,盟军水源又被日军炮击截断,无法坚持……所以,最终,珀西瓦尔不得不命令竖起了白旗。
就这样,从开始到结束,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日军席卷了马来亚65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