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虽然成功撤到了台湾,并被委以重任,可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老蒋囚禁了几十年……
所以。秦卫想方设法,希望能给这些杰出的人才一个更好的出路。可问题是,既然是杰出人才,自然也是有自己想法的。他们并不见得就会老老实实地按照他的命令行事……而这其中,又尤以好战的张灵甫为甚。
秦卫命令58师准备入缅作战的时候,张灵甫正率领部下在三亚一带训练抢滩作战,结果一接到命令,也不让部队休息,直接集结全师,然后开拔……先是坐船由横穿北部湾直达北越。然后坐上修好的滇越铁路,直趋云南。等到秦卫接到消息的时候,这厮已经到达云南边境的腾冲,并且已经开始搜集车辆,准备南下了。
秦卫气得半死。
他只是让58师准备。可没有让张灵甫急呼呼的赶过来。可现在这家伙已经到了,他还能有什么办法?身为整个**装备最齐全。武力最强大的部队之一。他自然不可能再以什么装备不足、物资不够之类的理由来推脱。尤其是美国人也晓得58师的底细,当初史迪威就曾想过用58师当先遣队,现在这支部队既然已经到了云南边境,他如果再眼睁睁地看着巴顿被日军围困而没有任何作为,美国人可就真的要发怒了。
所以,无奈之下。他只得命令张灵甫率领58师疾援巴顿。
而就在58师出发一天之后,他又接到了张灵甫的电报: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命令58师改道驰援仁安羌……原来,正在仓惶撤退的英军遇上了从仁安羌油田杀出的日本空降兵。按理说,那群空降兵数量并不多。因为日本人现在占领的地盘儿太大,航空兵也被分散得到处都是,所以很难集中起大量的运输机和轰炸机进行伞降训练,这也就限制了日本的伞兵规模。占领仁安羌的日本伞兵的数量据说也就是三千人不到,一个联队的规模。这么点儿兵力,配合着那支所谓的缅甸独立军,按理说光是守着仁安羌都可能有点儿困难,所以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会从油田那边儿冲出来,而且还悍然阻挡了数万英军的逃亡之路。
中国古话说的好,“穷寇莫追,归师勿遏”。说白了,就是害怕把敌人逼进无路可走的境地,从而使得敌人情急拼命,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日本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而更让人想不通的,就是英国人居然还真被挡住了。
……
“据消息,仁安羌的日军截断了从仰光到曼德勒的铁路。”
按理说,身为战争时期的代理省主席,蒋经国的事情应该是很忙很忙才对,可这位仁兄有事没事儿的就喜欢往秦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