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迪才几乎是半喘着气儿地说道。他还是有点儿不太相信楚钟南刚才说的。要知道,从黎塞留发出委托开始,到他们接到消息从奥尔良飞也似地赶回来,也不过才不到三四天的功夫。三天,就做出一首相当优秀的乐曲出来,这简直比天才还要天才。可据他所知,楚钟南的天才好像只是在剧本创作方面。甚至于,楚钟南的剧本主要是故事好,其余方面,包括叙述、描写、对白,都还要他跟维格纳科特多多进行修缮才行。
“我的模样像是在开玩笑吗?”楚钟南平淡地反问道。
“可这……”
“楚,你是不是早就已经写好了乐曲。只是这一次恰好碰到了国王的邀请?对不对?”克里的脑子转得较快一些,想到《我心永恒》这么个例子,立即想到这一次楚钟南这么快的时间就能准备好,也很有可能是出于同一种状况。只是他不明白,楚钟南到底从哪里弄到的这么多优秀的曲目?
“可以这么说。这首曲子早就已经在我的脑海里了。”楚钟南如是答道。
**********************************
“蓝色塞纳河……”
19世纪六十年代,奥匈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后世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正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当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1867年2月9日,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2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同年,小约翰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亲自指挥该曲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小约翰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作为传统在新年前夜午夜时分刚过的时候演奏,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
可以说,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