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甚至不惜从打算养老的渡海城跑到了沈阳,为的就是向这位曾经最为佩服的大学问人求教。有这位与楚钟南并列的,几乎是小北荒所有高官识字老师的老儒生在前面挡着,谁敢对他老钱无礼?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楚钟南没好气儿地瞪了王禄儿一眼,在他面前总是提柳如是和钱谦益地老少配,不是刺激人么?“牧斋先生,你这次来,可是有了结果?”
“这个……”钱谦益脸色稍红。光顾着显摆。却差点儿忘了正事:“吴伟业、龚鼎(与钱谦益号称江左三大家)二人已经回信。只是。二人虽然没有拒绝。却也没有答应。且信中也颇有些不以为然。”
“那其他人呢?”楚钟南又问道。
“黄道周、刘宗周、左懋第(号‘明末文天祥’)、袁继咸等人言语颇为激烈。对大人多有不敬之词……”钱谦益地头又低了一些。
“这很正常。这些人都是硬骨头。认死理儿地。又不知道我们这边儿到底是什么模样。只是一味儿地认为我楚某人是叛贼。当然不会有什么好话。”楚钟南叹了口气。又突然看着钱谦益笑了笑:“想必。他们在信里也没少骂你吧?”
“……”钱谦益红着脸摇了摇头。惟有苦笑。
“哈哈哈。别管他们。他们这些人如果真地是心怀天下。今天不归我。总有一天要投靠过来。到时候。看他们怎么向你认错。”楚钟南笑道。
“唉,我倒不想着他们向我认错,只望某天某日能共饮一杯水酒,就足够了。”钱谦益笑道。虽然当时楚钟南用地是威逼的法子,可是,现在他已经认定了自己地选择,知道这不是错的。不过,不管怎么说,曾经的同僚,还有那些神交的朋友,甚至是先前的属下,都把自己看成叛徒,在信中言语激烈的讽刺谩骂,也确实是让他很不好受。
“你的希望不是很难,我保证你能实现。”只要那些人真的是心怀天下,而不只是为了替大明王朝尽忠。楚钟南又在心里添了一句。
“大人,其实我觉的,光是找这些名气大,又什么正气凛然的,肯定是见不到什么成绩的。还不如去找其他人。”王禄儿突然说道。
“怎么说?”楚钟南问道。
“刘宗周那些人名气大,名声也好。可是,终究不算什么
,论及影响力,尤其是在那些士绅之间地影响力,就,恐怕也见得能比得过一个周延儒,或者一个温体仁!这两人虽然名声都很差,可都是樂祯的首辅,如果他们投过来,肯定会带动着一大批人也投靠咱们。您觉得呢?”王禄儿问道。
“不可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