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吴襄被吴三桂的气话吓了一跳。他虽然也对祖大寿地话感到生气,可是,早就卸了兵权,一直安享晚年的他也少了几分冲动。没错,祖大寿口中的楚钟南却实让人生气,可正因为如此,也才让人感到真实。如果楚钟南真地想要灭了他们,又何必让祖大寿说出这些话来?直接发动不就成了?这说明,楚钟南对山海关一带的几万大军还是在意的。要不然,干嘛派出祖大寿这样地重量级人物来劝降?而刚刚祖大寿所说的那些话,恐怕也是楚钟南授意的,为的是让他们吴氏父子不要狮子大开口,方便以后相见,就像刚刚说地“先小人,后君子”,这样以后才好相处。
“父亲!”吴三桂看着吴襄频频朝自己使眼色,却是“愤怒”依旧,不过,他为人“孝顺”,自然不可能不听自己老子的话,于是,愤愤地捶了一下旁边的桌案,他又一屁股坐了下去,只是兀自低着头,一副生闷气的模样。
“复宇兄,小儿无状,你不要生气。”吴襄劝住了吴三桂,又向祖大寿拱手说道。
“无妨,血性汉子,本应如此。”祖大寿不在意地挥了挥手,看着吴三桂笑道。
“复宇兄,虽说我们知道东北的规矩,可是,日后东北军入关,楚王爷恐怕也不会再满意做一方之主。他这么多的规难道就不怕让人心里不舒服,继而阻断了一些人地投效之路么?”吴襄稍松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
“呵呵,这话不错。可是,按照我们那边的话说,这种做法也防止了许多不必要地麻烦,尤其是内部的麻烦。你觉得呢,两环(吴襄字)兄?”祖大寿说道。
“就这样让我们父子放弃好不容易才建起地大军,未免过于轻易了。”吴襄叹道。
“呵呵,两环兄,其实,你们想要更好的条件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想要变一变既定地规矩,你们总得拿出点儿本钱吧?”祖大寿看着吴氏父子不甘心的模样,心中冷笑,不过,嘴上,他却突然为对方提供了一丝希望。
“本钱?难道,复宇兄有什么好建议不成?”跟儿子对视了一眼,吴襄急忙问道。
“当然。”祖大寿微微一笑:“如果,你们父子能在投效之前立下一些功劳,为了以示将,有些规矩未必不能变,就算真的不能改变规矩,可相应的待遇总是可以提高一些的。你们觉得呢?”
“那不知舅舅以为,我能为楚王爷立什么功?”先听听你怎么说,反正干不干都归老子自己。吴三桂一面拱手,一面暗暗心道。
“呵呵,三桂,我记得你下辖有一处关隘,名唤‘一片石’,是不是?”祖大寿仿若不经意地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