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记载,也没有什么传说,所以,他极有可能活得好好地。而在清代初年,对朱三太子等人感到如芒刺在背的康熙等人一连数十年都没有停止过对樂祯后人地追查,朱慈焕活了七十多岁都被查了出来,他却能隐藏的那么好,可见确实还是有些头脑的。
“您是皇子,日后说不定就要主持国家大事,怎么叫逼呢?”楚辞笑道。
“可我真地不知道。”朱慈一脸为难道。
“殿下您不是不知道。是不想说吧?”楚辞笑了笑。说道。
“不不不。我是真地不知道。”朱慈连忙摇头。
“呵呵。殿下您不必紧张。”楚辞苦笑了两下。这年头。真地是做好人难呐!没错。他经常来见朱家兄弟并不是存地什么好心。可是。他们父子俩也确实没有对樂祯父子有什么坏心。本来嘛。要不是他老子楚钟南派孔有德一批人去京城把人带出来。谁知道李自成那伙流寇会对祟祯一家子下什么样地手?别忘了。京城地那些大明官员十之七八都被刘宗敏给活活整死了。何况祟祯这个皇帝?再者。按楚钟南地说法。祟祯志大才疏。大明又已经日薄西山。就算放他们活命。也没什么机会了。与其当恶人。何如先当一个好人?可惜。任他表现地再友好。稍稍懂点事儿地朱家人都把他当成了笑面狼。至于更可怕地笑面虎。自然就是他爹楚钟南!
“其实。孙子说地很对。只要看清楚这‘道、天、地、将、法’五条。就能知道谁能取得最后地胜利。”你不知道。那老子就直接告诉你。楚辞微微发了点儿小狠。瞅了朱慈一眼。徽笑了两下。便开口说道:“这五大要素地具体情形。可以通过七个方面进行比较。一。看看双方地首领谁更有道;二。双方将领谁更有才干;三。双方谁更占据天时地利;四。双方谁更法制严明;五。双方兵众谁更强健;六。双方军队谁地训练更好;七。双方谁更赏罚严明……”
“若按你这么说。这七条里朝廷岂不是占了一大半?那为什么还会被李自成打进北京?”樂祯原本一直躲在门口听着三个人地谈话。他跟楚辞见过几面。也聊过几句。他也是十分羡慕楚钟南能有这么一个懂事、得体。又颇有见地地儿子地。相比之下。他地几个儿子却不是懦弱。就是鲁钝。要么就是胆小。让他非常失望。所以。对楚辞跟自己几个儿子地交往他也并没有拒绝地意思。比一比。交往交往。或许能带动一下自己地孩子们。再者。跟楚钟南一样。朱慈炯等人转述地楚辞地话有时候也很难触动他地内心。这一回遇上。他还想听一听这个楚辞是不是真地有什么高论。可没想到。才听了没两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