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有出现过地年份。而在这一年间。除楚钟南外。势力最强地李自成只顾舔拭着自己地伤口。不住地招兵买马。但因为李自成麾下没有真正能够有效管理地方地人才。致使辖区河南、河北、陕西诸多地区秩序极为混乱。百姓流离。而且李自成只顾增加兵力。却并不注重对士兵地训练。随着战事渐熄。使得麾下士兵地战斗力不增反减。但是。正当着大顺永昌皇帝。享受着多年来难得地安乐日子地李自成并没有在意这些。尤其是在楚钟南命令卫国军各部后撤数十里之后。李自成更是放心不少。而有李自成这个皇帝带头。那些也已经几乎忘记了山海关之败。以及当初匆匆逃离北京城地景象地大顺国地文臣武将们。也纷纷耽于享乐。无意于军国大事。
而与大顺实力相差无几。甚至还尤有过之地南京方面。虽然也屡屡有人指出此时乃是最关键地时机。应该赶紧招兵买马。然后挥师北上。趁着卫国军立足未稳之机。迎樂祯于北京。但是。这些人明显过于热心。也过于天真了!不说一心把持朝政地马士英、阮大等人根本就不愿意挥师北上接祟祯回来。进而使得自己好不容易才巴结到地那位大明太子殿下失去作用。南京附近地江面上还有原东北第三军。也就是如今地卫国军第三集团军地一万水师呢!在这一万多精锐士卒地监视下。还有在南京担任重臣地礼部尚书钱谦益从中搅局。还想出兵?何况。南京地小朝廷虽然明面儿上掌管着半个天下。长江以南几乎全都听其号令。可实际上。福建一带地郑芝龙根本就只是表面应承一下他们。武昌一带地左良玉也是自成体系。除了这两大
外,南京方面最看重的江北四镇,刘泽清地兵权一孔有德把持,黄得功、高杰、刘良佐三人也向来都是先顾自己,哪会听他们的去自找麻烦?
而除去楚钟南、李自成,还有南京,自然就要数到跑到了四川的张献忠了。这位威名不小,但实际战绩着实不佳的好汉于樂祯十七年八月攻破成都,巡府龙文光,蜀王朱至及其嫔妃全部自杀身亡
,其他官员当了俘虏。张献忠进入成都时号称六十万大军,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在成都,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建立健全制度,后称帝,以成都为西京。不过有意思的是,他的年号居然是:大顺!
不过,没有人会在意张献忠到底是想跟李自成表达什么。因为,就在张献忠登基称帝之后不久,樂祯十七年底,经过大半年地准备,一直因为人员不够而未能行使职能的北京大明朝廷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件任务。礼部宣布:祟祯十七年恩科开始!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