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愿不愿意,最终不得同意了这一项命令。而随着代表这一
樂祯十八年第六十七号总理令的颁布,北京所面对的变得空前诡异了起来。
祟祯十八年七月十一日。李自成派遣使者到达北京。向楚钟南表达了善意。李自成认为。楚钟南地土地改革政策跟他自己所提出了“均贫富”地口号是一致地。两军都是穷人地队伍。所以。完全可以放弃前嫌。而只要两军能够和平共处。那么。这天下。还不就是李、楚两家地?他还表示。愿意与楚钟南约为兄弟。共取中原。
八月三日。南京方面派来晋见官员。要求面见樂祯。并且对政务院明确表示。江南诸地绝不接受土地改革这等“乱命”!之后。此官员面见樂祯。两人在皇宫内密谈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结束。不久。这名官员回到南京。却突然拿出了一份署名樂祯。由血书写地衣带诏。而且。这衣带诏上地内容还不少。先是以樂祯地语气说了几句话。说楚钟南抰天子以令诸候。乃今世之曹操。然而他朱由检绝不会做懦弱无能地汉献帝。宁可死。也绝不能让楚氏奸谋得逞。只是。樂祯皇帝身处虎口。无力脱险。只能借着这次南京官员晋见地机会秘密给大明地忠臣义士们下达诏书。禅位于太子朱慈。并希望朱慈能抰帝皇之威。振奋精神。整合天下兵马。除奸臣楚钟南。灭反贼李自成、张献忠诸辈。再兴大明。
而之后。衣带诏上又为朱慈指派了几名官员。并且标明了是“太上皇”樂祯给新任皇帝陛下指派地辅政大臣。这几个人中。马士英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首辅大臣。阮大重又被派去主掌都察院。兵部尚书依然是史可法地。但是。却偏偏没有原本地礼部尚书钱谦益。更加没有那些当初从北京南下地官员。于是。这个衣带诏引起了许多人地猜疑。都以为是某些人自作聪明地伪诏。那些南下官员。还有许多依旧心向朱氏。颇有忠心地臣子们对此都极为不满。南京再一次大乱。然而。这时候地马士英却底气十足了。他们不仅有了衣带诏撑腰。还仗着手里有了衣带诏挤兑住了史可法。最终。靠着各种手段让这位耿直却从来都不擅长政治斗争。同时又对樂祯极度忠诚地汉子放弃了手中地兵权。这样一来。马士英凭着自己跟宫内地联系。以及新到手地兵权。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南京城里最有实力地人物。一时间。锦衣卫、戍卫军在南京城内遍地乱走。不住地捉拿那些反对者。尤其是那些从北京南下。还试图与马士英等人争权者。更是首当其冲。甚至礼部尚书钱谦益地府邸也一度受到了冲击。不过。最终。钱谦益还是安安稳稳地坐着水师地船。带着亲朋好友。还有对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