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的咂摸了一下含义。虽然字糙但是理不糙。李定国似乎想到了什么,朝着闫应元说:“不知道楚国公弄出这个蒸汽机做什么?”
闫应元苦笑着说:“我也弄不明白。只是国公爷说只要能够研制出这个东西,那么他将建设铁路,其实我也弄不清楚这个铁路是什么东西。八成是用铁做成的路,国公爷说了只要建成铁路,咱们从南京到达北京只用四五天时间,甚至会更短。”
李定国完全被田羽的奇思妙想所折服,现在他才知道自己败的不冤。李定国在闫应元陪同下回到了住处,将这些天的所见所闻详细的记录下来。
他已经放弃了原来为大西尽忠的想法,而是想着尽最大努力活下去。看看在田羽的规划下,大明将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闫应元本来已经安排好第二天带着李定国去观看南京完备大军出操。但是晚上田羽的书信被”暗“字营以加急的形势送到了闫应元处,闫应元虽然不知道田羽这么着急让李定国去西安做什么,但还是第一时间将书信中的消息告诉了李定国。
李定国听说田羽邀请自己西安一行。马上答应下来,第二天天刚刚亮,李定国就在骑兵的护送下朝着西安赶去。
李定国赶到西安之后,田羽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开门见山的提了出
来,那就是希望李定国给刘文秀等人写信,希望刘文秀他们能够归降。
虽然田羽在河南第一次生擒李定国,没有说服李定国归顺大明,最后
放了李定国,也算作大恩,但是如果李定国没有济南、南京一行,可怕
就算有这个恩情,田羽拿着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可能写这样的书
信。但是济南、南京一行之后,李定国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
转弯,爽快的答应下来,分别给刘文秀等几人写了书信,书信中又附上
了他在济南、南京的所见所闻。
刘文秀和李定国的关系最好。接到李定国的书信后,考虑了几天便
接受了田羽的招降,艾能奇则派出了一些人实地对济南和南京考察了一番。从回来的人描述,李定国并没有骗自己,艾能奇也在刘文秀投降一个多月后投降,剩下的孙可望则没有投降,而选择了藏身四川山中,以图东山再起。但是随着刘文秀和艾能奇投降,几乎所有的大西将士都选择了投诚,孙可望手中只不过一两万兵马,根本就无法对西南的形势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田羽将陈王庭和纪达调回西安,只留下了高冉升一支兵马镇守成都,田羽准备对大顺流寇发动最后一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