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倒也没那么严重!”黄知县支支吾吾的说道:“咱们这个三堂会审,那是本官、刘知州,与咱恩州的驸马爷朱大贵!”
“啥?朱大贵!!!”西门庆听得膛目结舌。他结结巴巴的问道:“黄大人!就你们三个地方干部,也敢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三堂会审?再说了!那朱大贵,只不过是泡上了一个郡主,根本就是只享受处级待遇,手里一点实权都没有的家伙,他凭什么上堂审理案件?”
“唉!说来话长啊!”黄知县颓废道:“还别说,朱大贵这事儿啊,你们这些小老百姓还真不知道!简单点告诉你吧!咱这恩州的郡主娘娘,和如今坐金銮宝殿的官家乃是发小,所以么,如今的朱大贵可成了人物了!三堂会审武松这个说法,也是他提出来的!”
黄知县复而向太史昆拱手道:“太史昆!说了这么多,现在武松面临的情况你也明白了。审武松是有我的一份,我也可以帮衬着你这一边,只是……我说了算的只占三分之一,你想替武松脱罪,单单挟裹了我一个是不够的!”
太史昆微微一笑,说道:“老黄,既然如此,我也不难为你!只要你在堂上做了该做的事,你那大胖小子我就一根汗毛不少的给你送回来!”
言罢,太史昆挥袖离去。
' '
十二 吹箫后生
【相信医学!不要相信道听途说!————摘自《昆哥日记》】
刘知州名获字子建,乃西京人氏。他祖父曾官至福建路转运使,因而他家境丰厚,饱读诗。刘获三十岁出仕,从一个小小的县丞做起,转战了五路十八州,终于在三十年后坐到了恩州知州的位子上。
如今刘获已年过六旬,他的仕途基本也就定格在知州这一级别上了。对此,刘获的心中是有些遗憾的,他时常这样想:如果我再年轻二十岁,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不过刘获对现在的生活同时又是满意的,这源于他又一副好身板。
六十多岁的人了,老刘他眼不花、耳不聋,腰杆挺直、面色红润,单从外观上来看,说他四十许人也不为过。况且,老刘以六旬高龄,还能每周行房事一次,甚至于在去年,老刘的第六房小妾还为他生了一个大胖娃娃!这一奇迹,使得老刘在河北东路的官场上博得了一个“不老传奇”的美名。
要知道,当年与老刘一同出仕的哥们儿们,如今已经凋落的七七八八了,唯有老刘,一副老当益壮的模样,羡慕煞了旁人。每当有人谦恭的向老刘问起长寿秘诀时,老刘都会笑吟吟的答道:“无他,唯养生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