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只是今岁以来,国朝之难,实亦是前朝未可比拟之艰。北有东虏为祸,腹中又有闯逆,兼且向前之张某为祸。体念君父,着实是举步维艰。今岁又有举国之大灾,闻说河南赤地千里,张某一路西来,所见者王师如寇,天下民力物力皆尽,蹂躏无余。神州之地,尽是蓬蒿满路,鸡犬无音。说来不怕大人笑话,张某一路纵横,直至武昌之前,路上未尝遇一耕者,如此世界,是何世界?如此土地,如何致治?至武昌后,亦尝听闻君父于宫阙中,亦常泣下。此,所以张某一至武昌,便痛心疾首一改前非,心向朝廷之固因也。所求者,非是张某一人之腾跃,非止张某一军之苟安,无他,但求为君父求一生养之地,惜存民力物力,以备将来而已。大人,张某有一言深心之语相问,以大人所见,闯逆授首之后,国朝会否有唐末之象?”
这番话,自然是要确认南京乃至朝廷方面对左良玉的态度了,因为据叶风所知,南京北京对左良玉的态度有极大的偏差,特别是崇祯帝,向来认为只要给左良玉足够的嗯赏封爵,他自然会效命朝廷。但在身受其害的南京方面来看,自左良玉为祸武昌,及至九江后视地方为无物来看,他已经与贼寇毫无分别。
这也是叶风深心内不愿将李自成彻底弄死的一个主因。因为己方与南京的关系好转的缘故,大西军如今对左良玉同样有着极大的威胁。从军事上来说,自己眼下所占据以及要吃下的湖广一地,所倚仗的天险也就是一条大江罢了——这也是眼下能勉强与李自成弄成一个均势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将来要面对的是东面的大敌的话,湖广根本没有据守的条件。而且左良玉的兵力增长速度之快,兵将之悍勇,是眼下的大西军是根本无法匹敌的。如果让他稳稳当当的吃掉李自成,那他的实力更将得到进一步的膨胀。到时候大西军这枚南京用来制衡左良玉的棋子,会有什么好下场?
后世记忆中南明百万之师,左良玉麾下就有近九十万。在没有看得到确切的好处之前,叶风绝不愿意冒这个险去协助朝廷将李自成彻底剿灭。甚至有可能还要帮助他老李把他的实力保存下来——这便是制衡了,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如果形势需要的话,以前有再大的仇怨,也要暂且放下。
有李自成在,首先左良玉心中自己便不是首要目标,其次他的兵力也膨胀不到那么快。加上从张国柱口中得知,他如今还在希冀着朝廷建爵封侯,不会很快就对眼下实力还不算十分能引起注意的大西军动手。这就能给自己留下一个时间差来辗转腾挪,把实力发展起来。
看着眼前似乎有些感动的何腾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