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工程看似浩大,花费并不多,首先,工人们都是劳改犯,不需要支付工资;第二,不需要给他们买五险三金;第三,土地是我的,不存在土地购置费;第四,这些劳改犯,死了就死了,挖个坑埋了就行,不需要发放抚恤金和丧葬费用。劳动密集型,无工资,无安全设施,劳方无权益,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保持下去,这些钱省下来,我们完全可以多快好省地把工程继续下去,大家说是不是啊。”
当然没人敢说不是。于是阿房宫工程重新上马了,渭河南面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每天都是攒动的人头,像蛆一样在那里开山凿石,运石,夯筑之类。首都的劳改犯这么多,让胡亥也有些不放心,又下令征发特种兵五万,驻扎到咸阳,天天练习打仗射箭,吃香喝辣,严密监视劳改犯,防他们犯上作乱。这样一来,粮食缺乏的问题产生了。劳改犯们好办,每人给点粝米就行。军队可不能这样对待,秦朝实行的是先军政策,跟北朝鲜一样,只要让军队吃饱吃肥了,保持镇压能力,老百姓饿死也不打紧。于是二世下诏,要全国都运粮到咸阳来,运粮队必须自带干粮,不许吃咸阳周边三百里地的粮食。
虽然劳改犯们被逼天天修建阿房宫,二世也天天关注工程进展,他希望能赶在秦始皇逝世五周年的时候竣工,以便向死去的老爸献礼。但他万万没想到,在今天的安徽省大泽乡有两个准劳改犯,比他还着急,终于在阿房宫只修了个前殿,也就是会议大厅,类似今天故宫太和殿的时候,掀起了造反的旗帜。
这两个准劳改犯,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他们为什么这么急不可耐呢?难道真是因为阿房宫工程进展太慢,让他们急二世之所急,乃至怒不可遏吗?请看下集——大泽乡起义。
第7章 大泽乡起义(上)
说到陈胜、吴广,我一直觉得奇怪,这两个家伙到底是干什么的。据《史记》记载,陈胜字叫涉,吴广字叫叔,名字俱备,全须全尾,看来他们都还活得挺讲究的。我们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普通百姓是没有姓氏的,名字也不过是叫阿猫阿狗,便于使唤。之后日本先贤们发现,只有学习西方伸张民权,整个民族才能崛起,所以下令下等人也要取名。中国古代也一样,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姓氏,那是贵族的事。名,虽然为了户口本的需要,必须有,但黑老大刘邦发迹之前也似乎只是被叫做“刘老三”,没有正儿八经的名。至于字,按照《仪礼》上说,人到了二十岁加冠礼(成人礼)时才取,而冠礼是贵族的排场,老百姓哪会有空搞这种仪式?所以,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