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如果选的领导不对,将一败涂地。我不是害怕当头,而是怕能力不够,害了大家。希望大家再想想,挑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
乡亲们于是把眼光投向萧何、曹参,因为这两个家伙一向黑白通吃,也算好人选。谁知他们都坚决推辞,说自己能力更差,还是刘邦最合适。其实他们担心革命失败没有退路,因为秦兵万一平息暴乱,首犯肯定保不住性命,全族都会被杀,而附属的就算处死,宗族也能保全。两人一向在县政府当公务员,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哪舍得这么冒险?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他们两人身上充分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革命意志不坚强,不彻底,不像刘邦这家伙是彻头彻尾的泼皮,流氓无产者,了无牵挂,输得起。
最后乡亲们无奈,又都来劝刘邦:“刘所长,以前听说过您不少神迹,只有您才能担当大任,您就别推辞了。而且我们问过算命的瞎子,的确只有您当头最吉利。”刘邦又假装推辞了多次,最后不得已,才答应了。我想萧何、曹参两人如果读过《史记》,肯定会后悔得撞烂厕所的隔板,谁知道革命会成功啊!要是知道,这个皇帝的位置怎么也不能让给刘邦,那样的话,斩蛇的肯定是他萧何或者曹参,虽然不能在丰西泽芦苇丛中斩,换个地方也是一样的。还有,书上也会写他们是自己的老妈和蛟龙交配生出来的,蛟者,交也;蛟龙者,专管交配以生皇帝之龙也;他们去的小酒馆,肯定也是财源茂盛达三江。还有,他们的祖先肯定也可以追溯到尧舜禹等人头上,可惜啊,这一切,都让刘邦夺去了。
当然,一切都是假设,如果不是刘邦当头,最后成功的可能轮不到他们这个丰沛集团,这也是可能的。
第33章 张良的革命史
既然确定了头目,就正式起兵,首先刘邦自立为沛公,这是恢复楚制,他本来是楚国人嘛,楚国的县令都称公的。这也可见刘邦的野心不算大,只想做个县令而已。接着祭祀黄帝和蚩尤,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尤其是蚩尤,据说特别会打仗,是兵家供奉的神仙。又杀了几头牲畜祭旗,旗帜都用赤色的,说是代表刘邦乃赤帝之子。这显然也是胡扯,是史家后添的。他把沛县愿意打仗的青壮全部聚集起来,一点花名册,有三千人之多,够攻城略地了。
首先选择进攻的城邑是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和方与(今山东鱼台西),都在沛县往北一点,但遭到了秦军的迎击,没有胜利,又撤兵回来,躲进丰邑固守。秦朝泗水郡的监御史名叫平的,率兵把丰邑围困了。围了两天,刘邦有点耐不住,率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